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石的意思、通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石的解釋

孔公蘖的别名。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石三·孔公蘖》﹝釋名﹞引 蘇恭 曰:“此蘖次於鐘乳,狀如牛羊角,中有孔通,故名通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通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一、作為藥材名稱

指孔公蘖的别名,屬于礦物類藥材。李時珍在《本草綱目·石三·孔公蘖》中解釋:“此蘖次於鐘乳,狀如牛羊角,中有孔通,故名通石”()。該名稱源于其形态特征——内部有孔洞相通的結構。

二、文學意象

在唐代詩詞中,“通石”常被用于描寫自然景觀:

  1. 象征連通的道路或泉脈,如劉長卿詩句“泉源通石徑”,描述泉水沿着石路流淌();
  2. 表現山石的通透性,如溫庭筠“乳窦濺濺通石脈”,形容鐘乳石内部水流湧動的狀态()。

字義補充

建議進一步查閱《本草綱目》原文或唐詩注解以獲取更詳盡的文獻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石的意思

《通石》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通行稅”。它可以用來指代古代的一種征收商品流通稅的制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通石》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辶”和“石”。其中,“辶”表示走路,是一個常見的部首,讀作“辶”(chuò)。而“石”表示石頭,在寫法上它由“矶”和“左耳”組成,共5個筆畫。

來源

《通石》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司冶》中,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它是古代中國商貿發展的産物,用于描述商品流通過程中所收取的一種稅費。

繁體

《通石》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通石」。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态有所不同。《通石》這個詞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途石」。這種寫法在清代以前比較常見。

例句

漢朝時,商品的流通受到《通石》制度的限制。

組詞

通快、通路、石山、石頭

近義詞

流通稅、通行費、關稅

反義詞

通行免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