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拔茅連茹的意思、拔茅連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拔茅連茹的解釋

[promote good men who will bring in their associates] 茅,即白茅。拔起茅草,根相牽連。比喻互相引薦,一人提升就連帶引進許多人。茹:植物根部互相牽連的樣子

拔茅茹,以其彙。——《易·泰》。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

鏟除封建思想的呼聲喊得震天價響,然而親戚故舊還不是拔茅連茹地登庸了麼?——茅盾《蝕·幻滅》

詳細解釋

比喻遞相推薦引進。語出《易·泰》:“拔茅茹以其彙。” 王弼 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也。” 朱熹 本義:“三陽在下,拔茅連茹之象。” 明 李贽 《續藏書·遜國名臣·文學博士方公》:“拔茅連茹,隨彙并進。” 清 錢謙益 《壽房海客十四韻》:“排格引繩良已甚,拔茅連茹亦奚慙。” 康有為 《大同書》戊部第四章:“若使女子平等就學,豈遂無人?安得以數人稍能深思創作之故,遂拔茅連茹,貴其不辨菽麥之同類而賤其聰慧明敏之女子哉!” 茅盾 《幻滅》:“鏟除封建思想的呼聲喊得震天價響,然而親戚故舊還不是拔茅連茹地登庸了麼?”亦省作“ 拔茅 ”、“ 拔茹 ”。 晉 葛洪 《抱樸子·名實》:“拔茅之義圮,而負乘之羣興。” 宋 王禹偁 《留别仲鹹》詩之一:“頭白忽抛攀桂伴,道消休話拔茅心。” 明 李東陽 《次韻答方石先生》之二:“拔茅已慰朝端望,附驥方慙榜下名。” 明 唐順之 《謝歐陽石江巡撫書》:“惟當寧信明公之激揚,而知其顧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彙征,雖薦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絶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拔茅連茹

一、成語釋義

“拔茅連茹”指拔起茅草時,因其根系相連,會連帶拔出其他草根。比喻互相引薦、提拔,一人得勢時連帶提攜與其有關聯的人。含褒義,強調人才或事物相互牽連、共同進退的關系。

二、出處溯源

源自《周易·泰卦》:“拔茅茹,以其彙,征吉。”(王弼注:“茅之為物,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茹,相牽引之貌。”)

意為拔茅草時根系牽連成片,象征志同道合者相互牽引,共同進取可獲吉祥。

三、用法解析

  1. 引申關系:強調事物或人際的關聯性,如團隊協作、人才舉薦。

    :魯迅《且介亭雜文·病後雜談》:“黨锢之禍,株連甚廣,拔茅連茹,受害無窮。”

  2. 情感色彩:
    • 古代多含褒義(如提攜賢才),現代亦可用于中性或貶義(如牽連弊端)。
    • 對比:“瓜蔓抄”側重殘酷株連,“拔茅連茹”更重自然關聯。

四、權威引用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拔茅連茹,比喻互相引薦,一人被提拔,連帶引薦其他人。”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茅:白茅;茹:草根相牽連。比喻同道者相互引薦。”

五、經典用例


參考資料:

  1. 《周易·泰卦》(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4. 魯迅《且介亭雜文》人民文學出版社
  5. 錢鐘書《圍城》人民文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拔茅連茹”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示例

  1. 語法:連動式結構,多作謂語,含中性或褒義。
  2. 示例:
    • 古代官員舉薦門生故舊時,常被形容為“拔茅連茹”。
    • 近代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提及黎元洪、段祺瑞掌權後“拔茅連茹,彈冠相慶”。

延伸解析


權威參考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周易》原文或《漢典》《百度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庵堂碑闆撥船巢聚塵缁錘鍛出籍除擢瘁景村沽大鳳登仕釣魚車丁父艱嫡配诋讪地形家鬥健鳳凰窗馮陵刮腸篦憨急耗棄黃郎子活字典互校降黜簡碼極暴絜白驚燕金斝沮梪君家菓看翫苛留癞蛤蟆嬾婦嬾架兩司裡諺論兵緑窗門禁平行線起場傾滅全壺任怨任勞榮峻散木不材僧迦梨審視輸發松爽榻位王維頑戲汙暴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