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銅壺滴漏的意思、銅壺滴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銅壺滴漏的解釋

古代的一種計時方法。用銅壺盛水,滴漏以計時刻。 南唐 馮延巳 《壽山曲》詞:“銅壺滴漏初盡,高閣鷄鳴半空。”《白雪遺音·馬頭調·好夢兒》:“靜聽得銅壺滴漏,夜月微殘。” ********* 《把一切獻給黨·新任務》:“我們的祖先利用過竹竿的影子來記時,後來發展到銅壺滴漏。”參見“ 刻漏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銅壺滴漏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字面意思指一種用銅制的壺通過滴水來測量時間的計時裝置。這種裝置在古代被廣泛用于天文觀測和日常計時,體現了古人的智慧和對時間的精确把握。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銅壺滴漏不僅指代這種物理工具,還常被引申為比喻時間緩慢流逝或等待過程的漫長感,常用于文學作品中表達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參考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從曆史角度看,銅壺滴漏起源于戰國時期,由多個銅壺組成,水從上層壺滴入下層壺,通過水滴的累積來計算時辰。這種計時方法在漢代得到完善,并被記錄在《周禮》等古籍中,成為中國古代科技的重要代表。在比喻義上,銅壺滴漏常用于詩詞歌賦,如唐代詩人李白的作品中,借以抒發人生短暫、時光無情的主題,增強了語言的生動性和文化深度(參考來源:漢典 zdic.net)。

在當代漢語中,銅壺滴漏的用法多保留其比喻含義,強調時間的緩慢推移或事件的拖延感。例如,在描述漫長等待時,人們會說“如同銅壺滴漏般煎熬”,這既保留了成語的古雅韻味,又賦予現代語境新的表達力。權威詞典如《辭海》也收錄了這一詞條,确認其作為文化遺産的持久影響力(參考來源:辭海)。

網絡擴展解釋

“銅壺滴漏”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計時裝置,具體含義和相關信息如下:

1.定義與原理

銅壺滴漏又稱“刻漏”或“漏刻”,是一種通過銅制容器盛水并控制水滴勻速滴落來計量時間的工具。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水位變化和滴漏速度的穩定性,将時間劃分為可測量的刻度。

2.結構與功能

3.文學與曆史出處

4.近義詞與用法

5.文化意義

銅壺滴漏不僅是技術發明,更承載了古代天文、曆法的發展脈絡,部分實物現存于博物館(如廣州鎮海樓),成為曆史見證。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演變或機械結構,可參考古籍《周禮》或《漢書·天文志》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卿敗井頹垣幫傭豹囊編劇嗶吱朝饷撐目兔鹾館盜烏得姓對蹠房墨凡胎肉眼沸騰床非徒風急浪高孚筍高虛更做道瓜仁滑不唧溜滑愍畫扇穢黩慧性假龍講唱文學江梅引極當積絫錦服禁蘌九頭獅子捐升郡政魁鬥老謀深算立身處世六結流湎羅拉滿考命镫年輩捏搭飄展錢包豈獨窮源朔流奇左人人自危失鞚樹心痰迷心竅逃婚撾捶五幡霞觀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