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th;anchor;be moored at a port] 船隻停靠;在泊位停住
這個碼頭可以停泊五十艘貨船
(1).謂船隻靠岸停留。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汳水》:“《續述征記》曰: 斜城 東三裡, 晉 義熙 中, 劉公 遣 周超之 ……開水路,停泊于此。”《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汪革 又将 何縣尉 停泊中途,詐稱拒捕,以緻上司激怒等因,説了一遍。” 王闿運 《陳夷務疏》:“而乃始禁停泊,繼開海口;初以兵拒,繼以禮迎。” 葉聖陶 《多收了三五鬥》:“ 萬盛米行 的河埠頭,橫七豎八停泊着鄉村裡出來的敞口船。”
(2).泛指停留,止息。 唐 馮著 《短歌行》:“參辰無停泊,且顧一西東。” 唐 白居易 《山路偶興》詩:“提籠復攜榼,遇勝時停泊。”
“停泊”是一個動詞,指船隻、車輛等交通工具在特定地點暫時停留或固定位置。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船舶靠岸或錨定于水域中,如“貨輪停泊在港口”。廣義上也可用于車輛停放,但更常見于描述船隻。
字詞分解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常見搭配
例句補充:
停泊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停靠或停放船隻。該詞的拆分部首是亻(人)和廾(兩手抓着繩子的形狀),總計五個筆畫。
停泊一詞最早出現在《廣韻》一書中,其意思是船隻停留的意思。在古代,停泊是指船隻在水域内找到適合的位置停靠。停泊一詞在現代漢語中仍然廣泛使用。
停泊的繁體字是「停泊」。
在古代,停泊一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資料,在《說文解字》中,停泊的寫法是「停」+「泉」。這種寫法強調了船隻停靠時與水的關系。
1. 漁船停泊在港口等待收獲的季節。
2. 大型客輪将在岸邊停泊一整天。
停泊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複合詞:
1. 停泊地:船隻停靠的地方。
2. 停泊線:規定船隻停靠的限定線。
3. 停泊區:專門用于船隻停靠的區域。
1. 停靠:船隻在水域内暫時停放。
2. 停錨:用錨固定船隻在水中停靠。
航行:船隻在水域内移動前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