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th;anchor;be moored at a port] 船只停靠;在泊位停住
这个码头可以停泊五十艘货船
(1).谓船只靠岸停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汳水》:“《续述征记》曰: 斜城 东三里, 晋 义熙 中, 刘公 遣 周超之 ……开水路,停泊于此。”《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汪革 又将 何县尉 停泊中途,诈称拒捕,以致上司激怒等因,説了一遍。” 王闿运 《陈夷务疏》:“而乃始禁停泊,继开海口;初以兵拒,继以礼迎。”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 万盛米行 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
(2).泛指停留,止息。 唐 冯著 《短歌行》:“参辰无停泊,且顾一西东。” 唐 白居易 《山路偶兴》诗:“提笼復携榼,遇胜时停泊。”
“停泊”是现代汉语中表示船舶靠岸停留的常用动词,其核心含义指“船只暂时停靠在码头、岸边或锚地”。《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船只)停靠;停留”。从构词结构分析,“停”表示中止行进,“泊”源自水边驻留之意,二字组合完整呈现了水上交通工具的静止状态。
这一词汇的演变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宋代《广韵》中已出现“泊”字单独表停船义的用法。明代《字汇》进一步明确“泊,止舟也”。现代语境中,“停泊”既适用于货运轮船在港口的装卸作业,也用于描述渔船在避风港的临时驻扎,《汉语大词典》特别指出其“非长期驻留”的暂歇性质。
在语用层面,“停泊”常与“码头”“港口”“锚地”等地点状语搭配,例如:“远洋货轮停泊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值得注意的是,该词存在比喻延伸用法,如文学作品中将思绪暂歇喻为“停泊在记忆的港湾”,这种修辞手法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有专门论述。
近义词“停靠”侧重技术性靠岸动作,而“停泊”更强调停留状态。反义词体系包含“启航”“离港”等动态词汇。海事法规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船舶停泊需遵守指定区域与时限,这为术语的法律适用提供了依据。
“停泊”是一个动词,指船只、车辆等交通工具在特定地点暂时停留或固定位置。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船舶靠岸或锚定于水域中,如“货轮停泊在港口”。广义上也可用于车辆停放,但更常见于描述船只。
字词分解
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常见搭配
例句补充:
跸警猜防畅游闯丧貙刘出辙出尊村泼刀丛打情卖笑刁小定絃斗大都畿萼绿君翻正風喻诰誓钩织官欠瑰殊衮带头豪彘花貎蓬心鹄钥假容饥僝解纵荆楛金银花倨骄恪言昆剑羸老力促慢来弭定秘记泥蟠不滓牵挛签帙麒麟客羣情儒馆塞氛栅垒沈达生知安行首饰束高阁硕志所易速写图太室探珠听衆推磨推原僞惑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