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緯候的意思、緯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緯候的解釋

(1).緯書與《尚書中候》的合稱。亦為緯書的通稱。《後漢書·方術傳序》:“至乃《河》《洛》之文,龜龍之圖, 箕子 之術, 師曠 之書,緯候之部,鈐決之符,皆所以探抽冥賾,參驗人區,時有可聞者焉。” 李賢 注:“緯,七經緯也。候,《尚書中候》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正緯》:“夫六經彪炳,而緯候稠疊。” 明 宋濂 《唐思誠墓銘》:“相與辨諸子是非,凡九十種;餘及僻隱緯候之書,又數十家。” 清 何琇 《樵香小記·洛書》:“且神龜背負,經典無文,其説皆出于緯候。”參見“ 緯書 ”。

(2).谶緯之學。多指天象符瑞、占驗災異之術。《北齊書·宋景業傳》:“明《周易》,為陰陽緯候之學,兼明歷數。”《新五代史·楚世家·馬殷》:“ 師周 勇健豪俠,頗通緯候、兵書。”《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帝閲 護 書記,有假託符命妄造異謀者,皆坐誅;唯得 庾季才 書兩紙,盛言緯候災祥,宜返政歸權,帝賜 季才 粟三百石,帛二百段,遷太中大夫。” 胡三省 注:“緯,謂七緯日月五星之行,失行則為災。候,謂月令七十二候,失節則為災。” 清 俞樾 《茶香室續鈔·郭子興本姓陳》:“ 元 末有 陳某 者,不知何許人,精識緯候,知王氣在東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緯候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複合詞,主要源于古代天文曆法與占卜體系,其釋義需結合字源、典籍及學術研究綜合闡釋:


一、核心釋義

緯候(wěi hòu)指古代通過觀測星象(尤指行星運行)與物候變化,推測吉兇、節氣及農時的知識體系。

典籍佐證:

《後漢書·方術傳》載:“緯候之部,占驗吉兇。” 指通過星象與物候的關聯預測人事禍福。


二、學術源流與功能

  1. 天文與占卜結合

    緯候體系融合天文觀測(如五星盈縮)、物候規律及陰陽五行理論,構成古代“天人感應”思想的重要實踐。例如《尚書·堯典》以星象定四時,即為早期緯候思想的雛形。

    • 參考:席澤宗《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科學出版社,2003)指出,緯候是先秦至漢代“星占曆算”的集成,服務于農業與政治決策。
  2. 谶緯文獻的載體

    漢代谶緯之學盛行,“緯書”常假托孔子所作,内容包含星象符命、災異預言(如《河圖》《洛書》)。緯候作為其技術支撐,為谶緯提供“天象驗證”。

    • 參考: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緯書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輯錄《春秋緯·運鬥樞》等文獻,詳載星候對應關系。

三、現代意義與學術價值

緯候體系雖含迷信成分,但體現了古人探索自然規律的智慧:

學術定義: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釋“緯候”為:“星象與物候。古代占驗吉兇之術。”


四、經典用例

  1. 《漢書·藝文志》:“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紀吉兇之象,聖王所以參政也。”
  2. 張衡《靈憲》:“日月運行,曆示吉兇;五緯經次,用告禍福。”

公式示例(節氣計算)

古人通過觀測太陽視運動确定節氣,其黃經公式可簡化為:

$$ text{節氣時刻} = T_0 + frac{360^circ}{24} times n

$$

其中 $T_0$ 為冬至點,$n$ 為節氣序號,體現天文與物候的數學關聯。

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緯候”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緯書與《尚書中候》的合稱

  1. 定義
    “緯”指漢代流行的“七緯”(與儒家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孝經》相配的緯書),而“候”特指《尚書中候》一書。兩者合稱“緯候”,也可泛指緯書整體。
  2. 文獻依據
    《後漢書·方術傳序》提到“緯候之部”,李賢注明确解釋為“緯,七經緯也;候,《尚書中候》也”。這類文獻多用于古代方術、神秘學說的研究。

二、谶緯之學(占驗災異之術)

  1. 内容範疇
    指通過天象(如日月星辰運行)、節氣變化(如七十二候)占卜吉兇、預測災祥的學問。例如《資治通鑒》記載,庾季才曾用緯候之學分析天象,建議皇帝歸權避災。
  2. 曆史應用
    古代方士或學者常以此術參與政治決策,如北齊宋景業、五代馬殷等均通曉緯候,用于軍事或曆法推算。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後漢書》《資治通鑒》等文獻,或查閱滬江線上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伴姑不遑甯息岑樓鲿科産假徹編承寵得意之作堤潰蟻孔鬥升腸烽堠鳳食夫不浮靡高志果果換防還元恢缵淴泱駕禍解額咎患卷折慨慨抗席浪蕩煉魔流箭六沴魯薄鹿鹿魚魚緑衣元寳盲從盲婚妙喜柰子内攻胖鼓鼓配奏噴管鵬息請靈攘服人細鬼大容當瑞木傻勁私道叟兵泝遡太室套襲貼畫蝭蟧頹形顯級閑閑閑夭夭縣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