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耕地的意思、耕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耕地的解釋

[tillable field] 可以耕種的田地

詳細解釋

(1).翻松田土。 唐 王建 《原上新居》詩:“借牛耕地晚,賣樹納錢遲。” 唐 杜荀鶴 《題覺禅和》詩:“耕地戒侵連塚土,伐薪教護帶巢枝。”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序目》:“兩個耕夫在耕地。”

(2).種植作物的土地。 毛6*6*《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二:“非機耕的地方國營農場二千八百九十七個,耕地面積将達到九百二十九萬畝。” 周而複 《印第安人》:“他有二十公頃耕地,不屬他個人所有,是公社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耕地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耕地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用于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是人類農業生産的基礎資源。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一、基礎釋義(土地屬性與功能)

指經過開墾、翻松,專門用于種植農作物(如糧食、蔬菜、經濟作物等)的土地。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可耕作性:土地需具備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土壤條件和灌溉條件。
  2. 生産用途:以獲取農産品為直接目的,區别于林地、草地、建設用地等其他土地類型。

    來源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定義為"種植農作物的土地"。

二、社會意義(農業文明載體)

耕地承載着糧食安全與文明延續的雙重價值:

  1. 生存保障:提供人類生存必需的糧食和纖維原料,是"糧倉"的實體化體現。
  2. 文明根基:農耕活動催生定居社會形态,構成中華農耕文明的核心物質基礎。

    文化關聯:《漢語大詞典》強調耕地與"農事活動"的綁定關系,體現其生産性與文化性融合特征。

三、法律定義(資源管理範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條:

耕地指主要用于種植小麥、水稻、玉米、蔬菜等農作物,經常進行耕作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整理地、休閑地等。 法律依據:中國政府網《土地管理法》條款釋義

附:當代耕地保護核心指标

中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2023年自然資源部公布全國耕地面積需穩定在18.65億畝 以上,即"耕地紅線"政策目标。

數據來源:自然資源部《2023年中國自然資源公報》耕地保有量通報。

網絡擴展解釋

耕地是指用于種植農作物的土地,是我國土地分類中的重要概念。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和《土地管理法》的相關定義,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定義與範圍

  1. 基本定義
    耕地指利用地表耕作層種植農作物為主的土地,包括熟地、新開發/複墾/整理地、休閑地(含輪歇地、休耕地)等。
    補充說明:若土地間有零星果樹、桑樹或其他樹木,但以農作物為主,仍屬于耕地範疇。

  2. 具體包含内容

    • 南方寬度<1.0米、北方寬度<2.0米的固定溝渠、道路和田坎;
    • 已墾灘地和海塗(需保證年均收獲一季作物);
    • 臨時種植藥材、花卉等但耕作層未破壞的土地。

二、分類标準

耕地按利用方式分為三類:

  1. 水田:有水源保證和灌溉設施,種植水稻等水生作物;
  2. 水澆地:有水源和灌溉設施,種植旱生作物(如小麥、蔬菜);
  3. 旱地:無灌溉設施,靠天然降水種植旱作物。

三、特殊類型

四、政策重要性

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核心資源,我國通過劃定永久基本農田、高标準農田等措施強化保護。非法占用耕地(如違規建房)将面臨拆除等法律後果。

如需進一步了解耕地與其他農用地(如林地、草地)的區别,可參考《土地管理法》或相關土地分類标準。

别人正在浏覽...

徧布變造别館兵級賓階鼻褰采缬漕耗常心誠悃春結蹈揚鼎鬯第五縱隊風吹浪打輔将伏生宮額功實孤鴻歸期海嶽翰桧含漱劑懷子歡喜绛符艦艇箭豬角妙金紫銀青臼窠鸠茲疾戰蹻捷娵娃考語剌犮令人矚目綸布落花媒人率循馬足難為情濃縮千金意遣聲青台蕲向日返塢睿豔靸拉同等學力彤彤隤圮物以類聚相公堂子先見嘯會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