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生禍害。《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適削地。”《三國志·魏志·王基傳》:“夫民逸則慮易,苦則思難,是以先王居之以約儉,俾不至於生患。”
“生患”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為因自身行為或決策引發禍害或困擾。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深入的古典文獻例證,可參考《史記》《三國志》等原文。
《生患》一詞常常用于形容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麻煩和不幸之事。它指的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各種困擾、厄運或痛苦。
《生患》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生"字是由"生日"的"午"和"五"構成,它的意思是孕育、發生等;"患"字由"心"和"犬"構成,代表心中的痛苦。
拆分部首:生(一),患(忄、犭)
筆畫數:生(五畫),患(九畫)
《生患》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獻《荀子·勸學》中,其意思指的是人們在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各種災難和困苦。
繁體寫法:「生」(ㄕㄥ)、「患」(ㄏㄨㄢˋ)
在古時候(小篆)的寫法:
生:
患:
1.他在工作中經曆了許多生患,但他總能勇敢地面對并克服它們。
2.在經濟危機的時期,很多企業都面臨着各種生患。
3.隻有通過不斷努力,我們才能擺脫生活中的種種生患。
1.生病
2.患者
3.生活
4.患難
5.生意
1.困苦
2.痛苦
3.災難
4.離亂
5.厄運
1.順利
2.安逸
3.幸福
4.順風
5.繁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