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分條書寫于刺闆。《漢書·外戚傳下》:“今皇後有所疑,便不便,其條刺,使大長秋來白之。” 顔師古 注:“條謂分條之也。刺謂書之於刺闆也。”
(2).逐條諷議。 明 文徵明 《戴先生傳》:“先生條刺利害興廢,及今修築事宜,纖悉詳明而切於用。”
“條刺”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分條書寫于刺闆
指将内容分條目記錄在竹簡或木闆上,常用于古代文書整理。例如《漢書·外戚傳下》記載:“今皇後有所疑,便不便,其條刺,使大長秋來白之。”
逐條諷議
表示對事物逐條進行評議或建議,帶有分析規勸的意味。如明代文徵明《戴先生傳》中提到:“先生條刺利害興廢,及今修築事宜,纖悉詳明而切於用。”
《條刺》是一個漢字詞彙,常用于形容某種東西尖銳、鋒利或有刺激性質。
根據漢字的構造規則,可以将《條刺》分解為以下部首和筆畫:
部首:木(左邊的一部分)
筆畫:7畫(條-4畫,刺-3畫)
《條刺》這個詞的來源與語境有關。它可以指某些物體的形狀特征,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性格或言行舉止。如:“條刺般的刀鋒”,“他說的話真是條刺”,等等。
《條刺》在繁體漢字中的寫法為「條刺」。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根據不同的字體演變,「條刺」的寫法可能有所變化。參照《康熙字典》,「條」的古代寫法為「條」,而「刺」的古代寫法為「剌」。
以下是一些例句,描述了《條刺》在不同語境下的用法:
1. 那把刀有着條刺般的鋒利。
2. 她的話一針見血,每句都像條刺一樣刺痛人心。
3. 這種植物的葉子上有許多細小的刺,觸碰會感到刺痛。
4. 小狗沾了樹枝的刺,疼得大叫了一聲。
與《條刺》相關的詞彙:
刺痛、刺耳、刺激、刺繡、刺客、針刺
與《條刺》意思相近的詞彙:
鋒利、尖銳、尖刻、尖酸、尖利
與《條刺》意思相反的詞彙:
圓滑、柔和、溫和、遲鈍、鈍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