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耳目的意思、屬耳目的詳細解釋
屬耳目的解釋
猶注意。《左傳·成公二年》:“師有功,國人喜以逆人,先入,必屬耳目焉。”《國語·晉語五》:“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於我也。” 韋昭 注:“屬,猶注也。”
詞語分解
- 屬的解釋 屬 (屬) ǔ 同一家族的:親屬。眷屬。烈屬。 類别:金屬。吾屬。 有管轄關系的,歸類:屬于。屬下。屬地。歸屬。直屬。附屬。隸屬。 生物群分類系統上,“科”下有“屬”,“屬”下有“種”。 系,是:屬實
- 耳目的解釋 ∶耳朵與眼睛;耳聞目睹耳目之明,如是其狹也。;;《荀子;君道》耳目之福非淺耳目靈光 ∶監視人或為别人收集情報者使者以從事為耳目。;;《後漢書;朱浮傳》詳細解釋.耳朵和眼睛。《禮記·仲尼燕居》:“若無
專業解析
屬耳目(shǔ ěr mù)是古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固定表達,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
-
字面分解與核心義:
- 屬(shǔ):此處意為“專注、注意”,引申為“使……關注”或“引起……注意”。《漢語大詞典》指出“屬”有“專注、留意”的義項(卷四,第19頁)。
- 耳目:本指耳朵和眼睛,泛指視聽感官。在古漢語中常比喻為探聽消息的人或親信、心腹(《古代漢語詞典》,第365頁)。
- 因此,“屬耳目”的字面意思是“使耳朵和眼睛(關注)”,其深層含義指特意安排或指派人員去探聽消息、監視情況,即布置耳目、安插眼線。
-
比喻義與用法:
- 該詞常用于描述統治者、當權者或處于高位的人,為了掌握情況、控制局面或防範異己,暗中布置親信或密探去監視、打探情報(《辭源》(修訂本),第1582頁)。
- 它帶有一定的秘密性、策略性甚至權謀色彩,強調有目的地設置觀察和報告者。
-
語源與現代使用:
- 此詞源自古籍,體現了古代社會信息傳遞和權力控制的一種方式。在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較少在日常口語中使用,但在書面語、曆史叙述或文學作品中仍可見到,用以描述類似的安插密探、進行監視的行為(《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1210頁)。
- 其含義與現代詞彙“安插眼線”、“布置耳目”、“安插親信”等相近。
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卷四,第19頁。
- 《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第365頁。
- 《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第1582頁。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第1210頁。
網絡擴展解釋
“屬耳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基本釋義
- 含義:指引起他人注意,即行為或事物成為他人關注的對象。該詞強調集中注意力于某一點,常見于古典文獻中。
- 拼音:存在兩種讀音争議,但根據《左傳》《國語》的語境,“屬”應讀作“zhǔ”(意為專注、集中),而非“shǔ”。
二、典籍引證
- 《左傳·成公二年》:
“師有功,國人喜以逆之,先入,必屬耳目焉。”
——軍隊凱旋時,先入城者會吸引民衆的注意。
- 《國語·晉語五》:
“若先,則恐國人之屬耳目于我也。”
——表達對成為關注焦點的顧慮。
三、用法與近義
- 語境:多用于描述因特殊地位、行為或事件而受到矚目,含被動意味。
- 近義詞:引人注目、備受關注。
四、注意事項
- 現代使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常見于古文研究或特定書面表達。
- 易混淆點:需注意“屬”的讀音(zhǔ)與“屬于”的“屬”(shǔ)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典籍背景,可參考《左傳》《國語》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北侖港材德慚怯操擅扯順風旗出捐得不得點鐵椟槥耳屏法律制度焚剽構巢狗馬心規重矩疊寒蓑荷得厚結火遁貨赇建木簡子解典庫借東風荊楚基宇客帆刻吝庫司來代爛肉廪祿流音力子邁勳魔咒難乎其難南庫披雪窮困泉台神白猨審官手版倒持水匮説白書鎮伺觇繐帏唐宋八大家文鈔逃走天怨顯彈掀掉閑争氣鮮晫協合邪撓息男心煩技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