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下碇稅的意思、下碇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下碇稅的解釋

唐 代對外洋商船靠岸停泊所征的稅。《新唐書·孔戣傳》:“蕃舶泊步有下碇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下碇稅是中國古代針對船舶停泊行為征收的特定稅種,其名稱源于“下碇”這一船舶固定動作。“碇”指代船錨或系泊工具,“下碇”即船隻靠岸時抛錨定位的操作。該稅種自宋代起見于文獻記載,主要在水路交通樞紐和重要港口實施,屬于市舶司管理的商稅範疇,征稅對象包括國内外商船。

從征收形式來看,下碇稅可分為兩類:一是按船舶載貨量比例征收的實物稅,常見于進出口貿易港;二是按停泊時長計征的貨币稅,多施行于内河碼頭。明代《籌海圖編》載有“凡番舶抵岸,先輸下碇錢,方許市易”的條文,印證其具有貿易準入許可性質。

該稅制的實施直接影響古代航運經濟發展,清代學者王慶雲在《石渠餘紀》中分析稱,下碇稅與船鈔、貨稅共同構成古代港口財政體系,其稅率浮動常反映朝廷對外政策松緊。現代學者梁方仲在《中國曆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中指出,該稅種消亡于晚清海關制度改革時期,其職能被近代噸稅制度所取代。

網絡擴展解釋

“下碇稅”是唐代對停泊在港口的外國商船征收的一種關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下碇稅是唐代政府針對外國商船靠岸停泊時征收的國境關稅,因在船舶“下碇”(即抛錨停泊)時征收而得名。該稅屬于唐代對外貿易管理的重要制度之一。

  2. 曆史背景與實施

    • 征收對象:主要針對來自東南亞、波斯、阿拉伯等地的商船。
    • 管理機構:唐代在廣州等通商口岸設立“市舶使”,負責檢查船舶、征收稅款及管理貿易事務。
    • 别稱與性質:又稱“舶腳”,屬于古代海關稅收的一種形式。
  3. 文獻依據
    這一稅收的記載可見于《新唐書·孔戣傳》:“蕃舶泊步有下碇稅”,表明其征收具有官方文獻支持。

  4. 延伸意義
    現代語境中,“下碇稅”有時被引申為比喻在特定行為中需付出的代價,但此用法非曆史原意,屬于衍生含義。

下碇稅反映了唐代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及稅收制度,是研究古代經濟史的重要概念。

别人正在浏覽...

谙分鏖軍傲聽苞藏禍心逼婚丙鑒不在行茶上黛面動心端人正士對空策房地産旰日鎬頭官人關知歸壽衣規責花鲗魚假如挾揓極丑截沒浄床久竹袀壹诳詐樂阕糧台離匹龍騰虎蹴摸着石頭過河牧工迫激籤兵陗絕怯畏七行俱下泣麟悲鳳親睦丘植濡墨撒極穑地聖主垂衣噬負吮咂探官探足通才拖金委紫枉妝晚母葦輤文林果下懷崄阸巷子校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