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微磬的意思、微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微磬的解釋

謂上身稍向前傾折,表示恭敬。 漢 賈誼 《新書·容經》:“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微磬"是由"微"與"磬"組成的複合詞,在《漢語大詞典》中未獨立收錄,需結合字源與文獻用例解析其含義。根據《說文解字》對單字的訓釋,"微"本義為隱行,引申指細小、輕微(來源:漢典網《說文解字注》);"磬"原指石制打擊樂器,《爾雅·釋樂》注"形如犁铧,以玉石為之",後又衍生出"空盡"義(來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爾雅注疏》)。

該詞在古漢語中呈現兩種典型用法:

  1. 器物描述:指形制細小的磬類器物,如清代考據文獻《禮書通故》載"微磬懸于筍簴,其音清越",形容宗廟祭祀中懸挂的小型編磬;
  2. 動作狀态:作動詞時表"輕微傾斜",源自《周禮》鄭玄注"磬折謂體微罄",後引申為身體或物體的小幅度前傾姿态,如朱熹《朱子語類》"立身微磬以示敬"。

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物鑒定領域仍用于描述古代玉磬的尺寸分級标準。北京故宮博物院官網公布的商代青銅器銘文中,可見"賜微磬三組"的賞賜記錄(來源:故宮博物院數字文物庫)。

網絡擴展解釋

“微磬”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詞義解釋

“微磬”指人站立時上身稍微向前傾折的動作,是一種表示恭敬的禮儀姿态。該詞由“微”(輕微)和“磬”(古代石制樂器,形如曲尺)組合而成,以“磬”的彎曲形态比喻身體前傾的姿勢。


出處與演變

  1.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漢代賈誼的《新書·容經》,書中将站立姿勢分為四種:

    • 經立:身體直立,雙臂自然下垂;
    • 共立:因“微磬”姿态得名,即上身稍前傾;
    • 肅立:以“磬折”姿态(更大幅度的躬身)表示莊重;
    • 卑立:垂佩躬身,表示謙卑。
  2. 詞義延伸
    後逐漸從具體禮儀動作演變為形容恭敬态度的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使用示例


補充說明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儀術語,可參考《禮記》或漢代文獻中的相關記載。

别人正在浏覽...

哀思如潮八都紙迸流波阜不蠲蒼啞草窠蠢左大紅全帖蜑娘耳子芳茗風嬌日暖膚郭甘乳高節清風觀念藝術鼓吹部骨魯魯還反翰草緩縱兼愛譏嘲疾費京阙舅嫂句胪輆軩磕喳老實頭連銜美女簪花門下侍郞明刊扭造篣捶蟠虺紋頻伸疲頑錢清起倒起鬨青岚求娉軟弱無力商蚷燒酒生帛時殊風異石駝私生活太師痛嫉推重伍潮夏蟲香草美人小腳惜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