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打麥的意思、打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打麥的解釋

(1).用工具使麥子去皮或脫粒。 宋 陸遊 《禽言》詩:“老翁老尚健,打麥持作飯。”如:打麥場。

(2).兒童的一種遊戲。有節奏地以掌相拍打,聲音像打麥,故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博弈嬉戲·打麥》:“《唐書》: 武元衡 之将遇害也,京師童謡曰:‘打麥三三三。’今俗兒戲有打麥,鼓掌作打麥聲,後必三拍之,抑緣此也。”參閱《舊唐書·武元衡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打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結合多個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1.農業活動:麥子脫粒

指用工具(如連枷、石磙等)使小麥去皮或脫粒的傳統農事活動。這一過程通常在小麥收割曬幹後進行,是糧食加工的重要步驟。
例如宋代陸遊在《禽言》詩中寫道:“老翁老尚健,打麥持作飯”,描述了農人打麥後制作食物的場景。


2.兒童遊戲:拍掌歌謠

一種模仿打麥聲音的兒童遊戲。孩子們有節奏地拍打手掌,嘴裡唱着與打麥相關的童謠。
據《事物紀原》記載,唐代已有類似遊戲,如長安童謠“打麥三三三”,遊戲時需拍掌三次呼應節奏。


其他補充:宋代張舜民曾以《打麥》為題創作雜言詩,但此用法屬于文學創作,并非詞彙本身的直接含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陸遊詩詞、《事物紀原》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打麥(dǎ mài)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在收割小麥時使用鐮刀或其他工具将莊稼割下來。“打”意為敲擊、打擊,“麥”指小麥。 這個詞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 扌(手)和麥(麥子)。它的總筆畫數為5筆,其中“手”部有3筆,而“麥”部有2筆。 “打麥”一詞來源于中國農耕文化傳統,描述了農民在豐收季節為了收割莊稼而進行的勞動行為。 在繁體字中,打麥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打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對于打麥,我們可以參考《說文解字》中古代的字義,它以附送的《通用規範漢字總表》及相關字典的标準為準。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現代常用字通常以現行标準為主。 一些例句中使用了“打麥”一詞: 1. 農民們在夏天累計收割時,通常都需要打麥。 2. 他們用鐮刀打麥,一束一束地收割莊稼。 3. 幾個農民合作打麥,并互相幫助來提高效率。 與“打麥”相關的組詞有:“收麥”、“割麥”、“打草”等。 與“打麥”意思相近的詞有:“收獲”、“收成”、“收割”等。 與“打麥”意思相反的詞有:“撒麥”、“種麥”等。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幫到您!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