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缶的意思、陶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缶的解釋

指 戰國 趙 蔺相如 逼 秦王 擊缶事。見《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唐 馬總 《意林·胡非子》:“登高陟危,鵠立四望,顔色不變,此陶缶之勇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陶缶”一詞的解釋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1. 字面含義
    陶缶是古代盛裝酒漿的瓦制容器,器型特征為大腹、小口,部分帶蓋。雖以陶制為主,但曆史上也存在銅制缶器。

  2. 曆史典故
    該詞特指戰國時期趙國蔺相如迫使秦王擊缶的外交事件。據《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記載,秦王在渑池會上羞辱趙王,蔺相如以智勇脅迫秦王擊缶,維護了趙國尊嚴,成為“以弱制強”的經典典故。

  3. 引申釋義
    唐代馬總在《意林·胡非子》中引用“陶缶之勇”,比喻臨危不懼的氣節,如“登高陟危,鵠立四望,顔色不變”即是對此典故的化用。

注:以上解釋綜合了器物本義與曆史事件引申義,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陶缶

陶缶(táo fǒu)是一個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陶(táo)和缶(fǒu)。下面将會進一步介紹這個詞的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來源

陶缶一詞源于古代器物名稱,用于指代用陶土制成的容器或器具。陶缶在古代常用于貯存食物、飲水或做為儀式器物使用。如今,陶缶一詞也常用于比喻具有傳統或古老特色的事物或文化。

繁體

陶缶這個詞的繁體寫法是「陶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陶缶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陶的古代寫法為「彫」,意為雕刻;缶的古代寫法為「缶」。

例句

1. 爺爺在農田裡發現了一個古老的陶缶。
2. 這個博物館展出了許多古代的陶缶。

組詞

組詞:陶器、陶土、瓷器、瓷缶、陶瓷等。

近義詞

近義詞:陶盆、陶罐、陶罐子。

反義詞

反義詞:金剛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