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五字句的意思、五字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五字句的解釋

指五言詩。 唐 方幹 《贻錢塘縣路明府》詩:“唫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 韋應物 詩平平處甚多,至于五字句,則超然出於畦徑之外。”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五字句,又稱五言句,是漢語詩歌及韻文中由五個漢字構成一個完整節奏單位的詩句或文句形式。它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句式之一,尤其在五言古詩和五言律絕中占據核心地位。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基本特征

    五字句指由五個字組成的詩句或具有詩意的文句。其核心特征在于以五個音節構成一個意義和節奏相對獨立的單元,符合漢語詩歌的韻律要求。在格律詩中,這五個字需遵循特定的平仄、對仗和押韻規則(如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在非格律的古代歌謠或現代創作中,五字句則更注重語言的凝練和意境的表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五言詩”的釋義引申;王力《漢語詩律學》對五言句式的分析。

  2. 起源與發展

    五字句的雛形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的民間歌謠(如《詩經》中的部分句式)和樂府民歌。漢代是其成熟和興起的時期,以《古詩十九首》為代表的文人五言詩标志着五言詩的正式确立。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成為詩壇主流(如曹植、陶淵明之作)。至唐代,五言律詩和五言絕句的格律完全定型,達到藝術巅峰(如杜甫、王維的五言詩)。

    來源: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蕭滌非《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

  3. 結構與節奏

    五字句的常規節奏模式為“二三”結構(前二字後三字)或“二一二”結構(首二字、中一字、末二字),如“國破/山河在”(杜甫)、“明月/松間/照”(王維)。這種結構既保證了句子的穩定性,又通過字詞組合的靈活性(如動詞、名詞、虛詞的搭配)實現豐富的表意功能。其音節頓挫感強,韻律和諧,易于吟誦。

    來源:王力《詩詞格律》;啟功《詩文聲律論稿》。

  4. 修辭與表現力

    受字數限制,五字句高度凝練,常運用省略、倒裝、意象并置等手法,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其對仗(如“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和煉字(如“僧敲月下門”的“敲”字)技巧尤為突出,能在有限篇幅内營造深遠意境或表達複雜情感。

    來源:周振甫《詩詞例話》;《漢語修辭學》(多個版本均有論述)。

  5. 文學地位與影響

    作為中國詩歌史上使用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的句式之一,五字句深刻影響了漢語詩歌的審美範式。它不僅奠定了近體詩(格律詩)的基礎,也為後世詞曲、對聯等韻文形式提供了句式借鑒,是中華詩歌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

網絡擴展解釋

“五字句”是漢語文學中一種特定的句式形式,指由五個漢字構成的完整詩句或詞句。其含義可從兩個角度理解:

  1. 五言詩的核心句式
    五言詩(如五絕、五律)是中國古典詩歌的重要體裁,全篇每句固定五字。這種句式起源于漢代樂府詩,成熟于魏晉南北朝,唐代達到巅峰。例如李白《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即典型的五字句結構,具有凝練含蓄、節奏明快的特點。

  2. 詞體中的五字句式
    在宋詞中,某些詞牌的特定位置要求使用五字句。如《生查子》上下片各四句,均用五字句式,形成工整對仗;《菩薩蠻》則交替使用五、七字句,通過五字句調節節奏。這種句式在詞中常承擔起承轉合的作用。

語言特點:五字句因字數適中,既能完整表達意象,又避免冗長,常通過動詞活用、倒裝等手法增強表現力。例如王維“空山新雨後”,五字即勾勒出雨後山景的清新意境。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諾芬尼夫婦像百錢蔔辮髻碧茸禅味塵腐螭頭柱鏦殺打夯弟道二蔡放黜房中弱水紛紛改悔告誡搞髒格思管扳子廣張橫奔花點弧弓火赫火杏煎煼降落健忘嬌揉造作蛟兕經濟林金就畸人扣額朗誦浪翁連旌躐官麟閣像利上生利泌瀄模矱泥金萬點傾家蕩産球路帶桑農山簡興沈詳碩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傷寒四域損棄掏腸剖肚天馬頭水船王字鯉文經武略先決鮮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