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皡天罔極的意思、皡天罔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皡天罔極的解釋

亦作“皞天罔極”。謂父母尊長養育的恩德深廣。《漢書·鄭崇傳》:“朕幼而孤,皇太太後躬自養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禮,至於成人,惠澤茂焉。‘欲報之德,皞天罔極。’” 顔師古 注:“《詩·小雅·蓼莪》之篇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言欲報父母之恩德,心無已也。呼昊天者,陳己至誠也。皞字與昊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皡天罔極"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經典的成語,用以表達對父母深厚恩情的感念與難以回報的感慨。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分項說明:


一、字詞解析

  1. 皡(hào)

    通“昊”,指廣大無邊的天。《說文解字》釋“皡”為“皓旰也”,形容天空光明廣大的樣子。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天(tiān)

    本義指天空,引申為至高無上、自然法則的象征。

    來源:《漢語大詞典》

  3. 罔(wǎng)

    古同“無”,表示否定,意為“沒有”。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

  4. 極(jí)

    原指房屋最高處的棟梁,引申為盡頭、極限。

    來源:《漢字源流字典》


二、成語釋義

皡天罔極

例證:

《詩經·小雅·蓼莪》:“欲報之德,皡天罔極。”

鄭玄箋注:“言父母恩如天無窮,不知所以報也。”

來源:《毛詩正義》(漢代鄭玄箋注)


三、出處與典故

此成語典出《詩經·小雅·蓼莪》,全詩為子女追思亡父母的哀悼之作。其中“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皡天罔極”以草木起興,痛陳父母辛勞養育而己未及報恩的遺憾,成為後世表達孝思的經典名句。

文化背景:

漢代以來,儒家強調“孝為德之本”,此句被廣泛用于祭文、家訓,如宋代朱熹《詩集傳》稱其“極言父母之恩如此”。

來源:

  1. 《詩經》原典
  2. 朱熹《詩集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四、權威辭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皡天:廣大之天;罔極:無窮盡。謂父母恩德如天,廣大無窮。”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成語源流大詞典》

    “源自《詩經》,喻父母恩情深厚難報,後世多用于祭文或表達孝思。”

    來源:《成語源流大詞典》(江蘇古籍出版社)


五、用法與延伸

來源:《中華成語大辭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皡天罔極”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ào tiān wǎng jí,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在不同文獻中有細微差異,但核心意義較為統一。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1. 父母恩德深廣
    該成語主要用于形容父母或尊長養育之恩的深厚與廣大,強調子女難以完全報答。其本義源自《詩經·小雅·蓼莪》中的“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後演變為“皡天罔極”。
    注:“皡”通“昊”,意為廣大無邊的天,“罔極”則指沒有邊際,合指恩德如天般無邊無際。

出處與典故


使用場景

  1. 表達感恩
    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表達對父母、長輩養育之恩的感激,尤其是當恩情難以回報時。
    例句:“父母含辛茹苦,其恩可謂皡天罔極。”
  2. 文學與曆史文本
    常見于古典文獻、祭文或追思文中,體現孝道文化。

近義詞與反義詞


注意事項

部分資料(如、5)提到該詞可形容“自然景象廣闊”,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用。建議在正式語境中沿用“父母恩德”的本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漢書》或《詩經》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按捺不住罷人本鋪辨白撥阮長戟高門常聲趁願楚楚有緻出婦儲宮辭靈達标甸宇疊矩重規督趣風扇豐殷複活鼓動鬼鬼頭頭含颦合尖互詞忽恍甲榜剪刀季薄魪品介士濟賴齑麫荊飛勁力酒風絶漠看産寬譬理名六蜚面起餅謎燈末尼辟小拳足取向梢搖沈秀神渚倏霍水嬉隨珠彈雀堂試題柱土田往莅微殺委移詳覽小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