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黃骢曲的意思、黃骢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黃骢曲的解釋

指黃骢疊。 清 王士禛 《秋柳》詩之一:“愁生陌上《黃驄曲》,夢遠 江 南 烏夜村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黃骢曲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典故與文化意蘊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黃骢曲”本指古代樂府曲調名,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為悼念陣亡戰馬“黃骢骠”而作。據《隋唐嘉話》記載,李世民征高麗時,其愛騎黃骢骠力竭而亡,太宗命樂工譜曲悼念,此曲後被納入樂府,稱《黃骢疊曲》。該詞由“黃骢”(黃色駿馬)與“曲”(樂曲)複合而成,字面即“悼黃骢馬之曲”。

二、文學意象演變

在詩詞傳統中,“黃骢曲”逐漸脫離具體樂曲範疇,演化為象征性意象:

  1. 悼亡之悲

    如宋代劉克莊《浪淘沙》詞“誰奏黃骢曲?煙冷台城”,借曲名暗喻朝代更疊的悲怆。

  2. 英雄遲暮

    清代吳偉業《通元老人龍腹竹歌》“黃骢曲罷弓劍藏”以戰馬之死暗指英雄落幕。

  3. 曆史滄桑

    近代詩詞常以“黃骢曲斷”喻指盛世消亡,如樊增祥《後彩雲曲》“黃骢曲換羽衣聲”映射時代變遷。

三、權威典籍釋義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明确釋義:

黃骢曲

樂府曲名。唐太宗所創,以悼念愛馬黃骢骠之死。後用作悲歎忠良殒沒或盛世不再的典故。

來源: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12年,第12卷頁1783。

四、文化符號意義

該詞承載三重文化内核: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12.
  2. 郭茂倩. 《樂府詩集》[M]. 中華書局, 1979.
  3. 劉餗. 《隋唐嘉話》[M]. 中華書局, 1997.
  4. 錢仲聯. 《清詩紀事》[M]. 鳳凰出版社, 2004.

網絡擴展解釋

“黃骢曲”是一個源自中國古典文學的詞語,其含義與曆史典故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黃骢曲(拼音:huáng cōng qǔ)指古代曲調名“黃骢疊”,最早見于清代詩人王士禛的《秋柳》詩之一:“愁生陌上《黃骢曲》,夢遠江南烏夜村。”

典故背景

該詞與唐代曆史相關:

文學引用

王士禛在《秋柳》詩中引用此典,通過“黃骢曲”與“烏夜村”(晉代何準隱居地)的意象,表達對盛景消逝、往事如夢的哀愁,賦予詩句深沉的曆史感與凄涼意境。

常見誤解

部分解釋将“黃骢曲”引申為“形容文采或歌舞優美”,但權威典籍中未見此用法,可能為現代衍生釋義。實際應用中,該詞更側重曆史典故與情感寄托。


若需進一步探究《黃骢疊》的曲調演變或王士禛詩歌分析,可參考古籍《樂府雜錄》或清代詩評。

别人正在浏覽...

暗疏把斷刨身辯鋒碧篠才質倉猝攙合陳景潤斥邏春液漼澯低頭洞子貨趸賬餌結房祠凡智鋒角奮湧更仆數功成名遂含态合道黑了龢暖候選轘轅豭狗賤蟲江次精嚴禁推窘色蠲疾刻篆狼飧虎咽連宵徹曙遼緬陋生面晤明政撚髭逆差偏诐平爐橋頭堡曲跼惹是非射程生絹水獄説講嗣統台臣套紅吐口溫旨象簡烏紗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