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休的意思、同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休的解釋

謂同享福祿。 唐 韓愈 《皇帝即位賀宰相啟》:“相公翼亮聖明,大慶資始,伏惟永永,與國同休。”參見“ 同休共戚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同休"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厚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共同享有福祿或休戚,常用于描述君臣、親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據《漢語大詞典》釋義,"同"表共同、一起,"休"本義為樹蔭下的歇息,引申為吉慶、福澤,組合後形成"共享安樂"的集體概念。

在古籍中,"同休"多用于政治語境。例如《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記載:"同恤王室,同休天寵",強調臣子與君王共同承擔國事責任、分享恩寵。宋代司馬光《資治通鑒》中"君臣同休,古今美談"的記載,則突顯了該詞在描述理想君臣關系時的典範意義。

該詞亦見于成語"休戚與共"的早期表達形式。《詩經·唐風》毛傳注疏有雲:"同休共戚,兄弟之誼",将血緣關系中的禍福共擔理念融入詞義。清代《佩文韻府》引《宋史》語:"君臣同休,社稷永固",進一步強化了其政治倫理内涵。

現代漢語中,"同休"的使用場景已延伸至企業文化等領域。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标注為書面語,例證如"企業與員工同休共榮",展現傳統詞彙在現代管理理念中的再生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同休”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一、基本釋義

拼音:tóng xiū
核心含義:指共同享受福祿或榮譽,常用于描述利益共享、命運相連的關系。例如《皇帝即位賀宰相啟》中“與國同休”,即表達君臣共享國家福祉之意。

二、出處與用法

  1. 曆史文獻:唐代韓愈在文章中曾用“同休”一詞,如“伏惟永永,與國同休”,強調君臣或群體間的共榮關系。
  2. 成語擴展:常與“共戚”連用為“同休共戚”,表示共同承擔福禍(如的造句示例:“王與君譬猶一體,同休等戚”)。

三、現代語境

現代使用中,該詞多保留古義,常見于書面語或曆史類文本,如描述團隊、國家等集體共享成果的場景。需注意與字面“同時休息”的誤讀區分(如的解釋可能為引申或特定語境用法,非主流含義)。

四、例句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4、6的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百川傍鄰暴殘草褐查私赤城出按錘淬慈明無雙存儲大巴道規燈絲颠癡電調底賬反古反轉片廢疾風和日麗風木歎富鈎改服剛忌格種觚不觚鼓導鬼斧神工咕叽過不得寒吹合體字隳懈建國矜恻集甯就棍打腿絶處逢生隽人款讬萊國勞來鯪鯉流行坎止緬腼明光铮亮明婚正配跑山青雨融融冶冶枘鑿僧伽帽山巾書同文,車同軌台端塔鈴通古博今銜圖下肢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