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春秋合誠圖》:“ 黃帝 遊玄扈 雒水 上,與大司馬 容光 等臨觀,鳳凰銜圖置帝前,帝再拜受圖。”又《尚書中候握河紀》:“ 堯 即政七十年仲月甲日至於 稷 ,沉璧於 河 ,青雲起,回風搖落,龍銜馬圖,赤文緑色,自 河 而出,臨壇而止,吐甲迴遰。甲似龜,廣九尺,有文,言 虞 、 夏 、 商 、 周 、 秦 、 漢 之事,帝乃寫其文藏之東序。”後以“銜圖”為仁君在位之典。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值銜圖之盛世,遇興聖之嘉期。”
(2).銜環圖報。 元 燕公楠 《摸魚兒·答程雪樓見壽》詞:“謾伏櫪心長,銜圖志短,歲晏欲誰與?”詳“ 銜環 ”。
“銜圖”是一個具有典故色彩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指祥瑞降臨、仁君在位的象征,源自上古神話中神獸銜獻圖谶的傳說。這一意象常被用于稱頌君主賢德或預示太平盛世。
黃帝受鳳圖
據《春秋合誠圖》記載,黃帝巡遊洛水時,鳳凰銜來神秘圖谶置于其面前,象征天命所歸。
堯得龍馬圖
《尚書中候握河紀》載,堯執政七十年時,在稷地祭祀,有龍馬從黃河中銜出赤文綠甲,甲上記載了虞夏商周等朝代的興衰預言。
該詞在古籍中多用于:
在部分語境中,“銜圖”也可引申為報恩行為(如“銜環圖報”),但此用法相對少見,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注:繁體寫作「銜圖」,拼音為xián tú,屬左中右+全包圍的複合結構。
《銜圖》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挾着圖樣發布、發行。銜,意為夾持、貼着。圖指圖樣、圖畫。所以《銜圖》指的是帶有圖樣的出版物。
《銜圖》由部首衣(yī)和月(yuè)組成。衣作為部首,指字的衣物。月作為剩餘部分,為字的主體。
衣的筆畫數為五畫(左一,右四),月的筆畫數為四畫(從上到下依次為一、二、三、四)。
《銜圖》這個詞的來源不詳。它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銜圖》的繁體字為「銜圖」。
古時候,《銜圖》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由于漢字的演變和标準化,古代寫法可能存在差異,現代的寫法是以簡化字為準。
他帶着一本《銜圖》出版物,向大家展示他的藝術作品。
以下是一些與《銜圖》相關的組詞:
目前沒有特定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和《銜圖》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