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休的意思、同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休的解释

谓同享福禄。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伏惟永永,与国同休。”参见“ 同休共戚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同休"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厚度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共同享有福禄或休戚,常用于描述君臣、亲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同"表共同、一起,"休"本义为树荫下的歇息,引申为吉庆、福泽,组合后形成"共享安乐"的集体概念。

在古籍中,"同休"多用于政治语境。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载:"同恤王室,同休天宠",强调臣子与君王共同承担国事责任、分享恩宠。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君臣同休,古今美谈"的记载,则突显了该词在描述理想君臣关系时的典范意义。

该词亦见于成语"休戚与共"的早期表达形式。《诗经·唐风》毛传注疏有云:"同休共戚,兄弟之谊",将血缘关系中的祸福共担理念融入词义。清代《佩文韵府》引《宋史》语:"君臣同休,社稷永固",进一步强化了其政治伦理内涵。

现代汉语中,"同休"的使用场景已延伸至企业文化等领域。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将其标注为书面语,例证如"企业与员工同休共荣",展现传统词汇在现代管理理念中的再生应用。

网络扩展解释

“同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说明:

一、基本释义

拼音:tóng xiū
核心含义:指共同享受福禄或荣誉,常用于描述利益共享、命运相连的关系。例如《皇帝即位贺宰相启》中“与国同休”,即表达君臣共享国家福祉之意。

二、出处与用法

  1. 历史文献:唐代韩愈在文章中曾用“同休”一词,如“伏惟永永,与国同休”,强调君臣或群体间的共荣关系。
  2. 成语扩展:常与“共戚”连用为“同休共戚”,表示共同承担福祸(如的造句示例:“王与君譬犹一体,同休等戚”)。

三、现代语境

现代使用中,该词多保留古义,常见于书面语或历史类文本,如描述团队、国家等集体共享成果的场景。需注意与字面“同时休息”的误读区分(如的解释可能为引申或特定语境用法,非主流含义)。

四、例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用例,可参考、4、6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保管员崩动不遇吃不住雠人除抹打担当紧丹脂倒锁低眉顺眼东翁对嘴顿肃多端二等舱二精房檐飞泳痱子粉锋刃風疹过越固阴沍寒和山画馆混淆是非嗟骇桀慢纪律急三火四及物动词朘薄絶巧攫啄铿铮昆仑山连畛厘订棂角每日里免省目击道存脑子排害畔道离经漂泛蒲龛青蛟仍接散没识拔释耒熟论肆长襢衣乡贵小浑家系风捕景隙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