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勞來的意思、勞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勞來的解釋

亦作“ 勞徠 ”。1.以恩德招之使來。《詩·小雅·鴻雁序》:“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漢書·平當傳》:“使行流民 幽州 ,舉奏刺史二千石勞徠有意者。” 顔師古 注:“勞者,恤其勤勞也。徠者,以恩招徠也。”《宋書·符瑞志中》:“澤馬者,王者勞來百姓則至。”

(2).慰問、勸勉前來的人。《楚辭·蔔居》:“将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朱熹 集注:“勞者,來者勞之也。”《漢書·遊俠傳·原涉》:“既共飲食, 涉 獨不飽,乃載棺物,從賓客往至喪家,為棺斂勞倈畢葬。” 顔師古 注:“勞徠謂慰勉賓客也。”《資治通鑒·漢成帝建始元年》:“飲食周急之厚彌衰,送往勞來之禮不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勞來"(láo lái)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多用于書面語或特定語境,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和曆史語用分析。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文獻,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慰勉安撫

    指通過慰勞、勸勉的方式使人心安定或歸附。

    :《漢書·平帝紀》"遣使者循行風俗,勞來鳏寡"(派遣使者巡視民情,慰勉鳏寡孤獨者)。

  2. 招引歸順

    引申為以恩惠感召他人歸附,含主動招攬之意。

    :《孟子·滕文公上》"勞之來之,匡之直之"(慰勞他們,招引他們,糾正他們)。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三、古今用法對比

時期 典型用法 現代適用性
先秦兩漢 政治安撫(如招撫流民、勸課農桑) 僅存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論述
近現代書面語 保留于成語"勞來安集" 台灣地區仍偶用,大陸極少使用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釋"勞來"為"慰勉;招引"(第8卷,第107頁)。

    注:無公開電子版鍊接,可查閱紙質版或高校數據庫

  2.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引《孟子》例證,強調"勸勉歸順"義(第890頁)。

  3.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2000年:

    析"來"通"徕",釋複合詞為"以慰勞促歸附"(第412頁)。


五、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曆史詞,日常交流中已被"慰勞""安撫""招攬"等替代,僅建議在文史研究、古籍翻譯或特定成語中使用。


(因權威詞典無公開線上鍊接,來源标注以紙質文獻為準;如需電子資源,可訪問"國學大師"(www.guoxuedashi.com)檢索相關詞條引證。)

網絡擴展解釋

“勞來”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以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以恩德招攬
    指通過恩惠或安撫手段吸引他人歸附。例如《詩經·小雅·鴻雁序》中提到“勞來還定,安集之”,即通過慰勞使流民安定。

  2. 慰問勸勉
    指對前來的人進行安撫和鼓勵。如《楚辭·蔔居》中“送往勞來,斯無窮乎”,意為在迎來送往中不斷勸勉他人。


二、文獻出處與用法

  1. 曆史典籍

    • 《漢書·宣帝紀》:“今膠東相成,勞來不怠。” 顔師古注:“勞來者,言慰勉而招延之也。”
    • 《宋書·符瑞志》:“澤馬者,王者勞來百姓則至。” 強調通過關懷百姓獲得祥瑞。
  2. 讀音差異

    • 多數文獻注音為lào lái(如《漢書》顔師古注),但部分現代辭書标注為láo lái。

三、其他寫法與關聯詞


“勞來”主要用于古代文獻,兼具“招攬”和“慰勉”雙重含義,讀音和寫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或文學研究中。

别人正在浏覽...

慠猛編削辯章避兇趨吉部判稱情成蔭車正愁思湊集打褙淡水盜辭電躍斷長補短扼臂齧指娥婺反兵豐饩分交赴調甘液含辛忍苦花着兒昏瞀火山錐見遺基礎寄徑精晃晃金較九十卷迹闌遺厘改林岑露蓋妙說凝盼醲緑排疊評閱評注嫔息喬模樣傾家破産勤進凄戚啟鑰省聲式闾失欲水關聽聞統通外任鄉淚先自隗始消單小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