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帝王宮城,因城牆紅色,故稱。 唐 王勃 《臨高台》詩:“赤城映朝日,緑樹搖春風。”
(2).山名。多以稱土石色赤而狀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縣 北,為 天台山 南門。《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 赤城 霞舉而建标。” 李善 注:“ 支遁 《天台山銘序》曰:‘往 天台 ,當由 赤城山 為道徑。’ 孔靈符 《會稽記》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狀似雲霞。’”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别》:“ 天姥 連天向天橫,勢撥五嶽掩 赤城 。” 王琦 注:“《太平廣記》:‘ 章安縣 西有 赤城山 ,周三十裡。一峰特高,可三百餘丈。’《海録碎事》:‘ 顧野王 《輿地志》雲: 赤城山 有赤石羅列,長裡餘,遙望似赤城。’” 清 朱彜尊 《羅浮屈五過訪》詩:“況今天地多戰争, 赤城 華頂 風煙驚。”(2)在 四川省 灌縣 西南。又名 青城山 。 宋 陸遊 《将之榮州取道青城》詩:“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 赤城 。”自注:“ 青城山 ,一名 赤城 。”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四川一·山川險要》:“﹝ 青城山 ﹞一名 赤城山 , 杜光庭 記:‘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一百五十裡, 蜀 山之望也。’”
(3).傳說中的仙境。 北周 庾信 《奉答賜酒》詩:“仙童下 赤城 ,仙酒餉 王平 。” 倪璠 注引《神仙傳》:“ 茅蒙 ,字 初成 ,乃於 華山 之中乘雲駕龍,向日昇天,歌曰:‘神仙得者 茅初成 ,駕龍上昇入泰清,時下玄洲戲 赤城 。’” 唐 陳子昂 《修竹篇》:“攜手登白日,遠遊戲 赤城 。”
“赤城”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含義:
指古代帝王居住的宮城,因城牆多為紅色而得名。例如唐代王勃《臨高台》詩中有“赤城映朝日,綠樹搖春風”的描述。
(1)浙江天台赤城山
位于浙江省天台縣北部,是天台山的南門,因山體赤紅、形似城堞而得名。此山在文學中常被提及,如東晉孫綽《遊天台山賦》稱“赤城霞舉而建标”,形容其如雲霞般的赤色山壁。
(2)四川灌縣赤城山
即今四川青城山,宋代陸遊曾寫“倚天山作海濤傾,看遍人間兩赤城”,自注“青城山,一名赤城”。
道教傳說中,“赤城”被視為仙境。北周庾信《奉答賜酒》詩提到“仙童下赤城”,唐代陳子昂也有“遠遊戲赤城”的描寫,均指向這一意象。
“赤城”一詞多與紅色(赤色)、城堞狀地貌或神聖意象相關,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文學與曆史文獻中,其作為山名(浙江、四川)和帝王宮城的用法最為常見。
《赤城》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位于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的一座山峰,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赤城山地勢險峻,山峰高聳入雲,景色壯麗,因此成為遊客們喜愛的目的地。
拆分部首和筆畫《赤城》這個詞的部首是赤 (chì)。從部首的角度來看,它可以被拆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赤,表示的是紅色的意思,另一部分是城,表示的是城市或者城堡。
根據康熙字典,拆分成的部首和筆畫如下:
赤:丨丿丶(3畫)
城:土(3畫)→人止(4畫)→⺭廴(6畫)
來源和繁體《赤城》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根據曆史記載,赤城山在古代被稱為绛山,後來在唐朝時期改為赤城山,用來表示山峰的高聳和壯麗。
繁體字《赤城》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别的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漢字在書寫形式上有所變化,包括筆畫數量和字形的差異。根據古代字形演變的記錄,可以大緻了解到古時候《赤城》這個詞的漢字寫法。
以赤為例,古時候的寫法中,赤的字形可能是更加象形化,可能會增加一些額外的筆畫或者變形。
例句在《赤城》這個詞中,我們可以構造一些例句來幫助理解:
1. 我們今天去爬赤城山,風景很美。
2. 赤城是我國北方一個著名的旅遊勝地。
請注意這些例句僅供參考,實際語境中可能存在差異。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赤城》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組詞,例如:
赤城山、赤城市、赤城縣等。
近義詞可以是:赤峰、赤旗等,它們都是指的地名或有關的景點。
反義詞可以是:青城、黑山等,它們表示的是相對的概念。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