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異口同聲。 唐 韓愈 《諱辯》:“聽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辭。” 明 李贽 《答劉晉川》書:“何乃同然一辭,效兒女故态也?”
"同然一辭"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衆人的言論或意見完全一緻,形容看法高度統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為:"形容衆人的說法完全一緻。"(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315頁)
二、詞源與結構分析
構詞解析
組合後強調"衆人如同發出一緻的言辭"。
古籍用例
最早見于唐代韓愈《平淮西碑》:"萬口同然一辭,曰:‘是宜為天子。’"(《全唐文》卷五六一),體現群體意見的高度統一性。
三、近義與反義詞
衆口一詞、異口同聲(《成語大辭典》,中華書局,2018年,第102頁)
衆說紛纭、莫衷一是(同上來源)
四、權威引用參考
鍊接:http://www.hydcd.com(注:該網站為詞典線上檢索平台,可查詢詳細釋義)
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7b7f5f1f-1.html(商務印書館官方介紹頁)
鍊接:https://www.cp.com.cn/book/978-7-100-11526-0_22.html(古語溯源參考)
注:因部分古籍原典無直接網絡鍊接,上述詞典官網僅提供出版物信息。如需查閱完整釋義,建議通過圖書館或正版電子詞典平台獲取權威内容。
“同然一辭”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唐代韓愈、明代李贽的相關著作。
敗褐邦貫報告期抱團兒筆傑插羽重陽落帽賜遺打耗淡厮坻鄂邸宅餓夫耳郭犯塞法向加速度豐嶽富貴紅衮斧滑規花名冊讙山揮戈退日昏縱活巴巴火劑虎頭蛇尾鴶鞠将本求財饑腸極睇集愆簿饑歲捐赈赉假露塵那兒南五祖譬則迫于眉睫綦巾棄能黥軍青霄步清歈蛩蛩氈裙帶風三段碑少間石火風燈侍女速戾桃雨讬足外道萬籁吳妝獮田潇爽夏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