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昏縱的意思、昏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昏縱的解釋

昏亂放縱。《北史·裴陀傳》:“ 文宣 末年昏縱,朝臣罕有言者。”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谏》:“ 長慶 、 寶歷 中,政出多門,事歸邪幸。 渤 不顧患,章疏論列,曾無虛日。 敬宗 雖昏縱,亦為之感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昏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ūn zòng,其核心含義指昏亂放縱,多用于描述因頭腦昏聩、缺乏理智而導緻的行為失控狀态。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分解

  1. “昏”

    • 原指天色昏暗,引申為神志不清、思維混亂(如“昏庸”“昏聩”)。
    • 在“昏縱”中強調判斷力喪失、缺乏理性。
  2. “縱”

    • 本義為放任、不加約束(如“放縱”“縱容”)。
    • 在“昏縱”中特指因昏昧而肆意妄為。

二、用法與語境

  1. 曆史文獻中的用例

    • 《北史·裴陀傳》提到北齊文宣帝晚年“昏縱”,形容其晚年統治昏庸無道、放縱無度。
    • 宋代孔平仲《續世說·直谏》中,唐敬宗被描述為“雖昏縱,亦為之感悟”,指其雖昏聩放縱,但仍能被谏言觸動。
  2. 適用對象

    • 多用于批評統治者或掌權者 的失德行為,也可形容個人因糊塗而放縱。

三、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語義演變,可參考《北史》《續世說》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昏縱》的意思

《昏縱》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糊塗、昏迷或精神錯亂。

拆分部首和筆畫

《昏縱》的部首為日,總共由7個筆畫組成。

來源

《昏縱》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是根據其詞義推衍出來的。

繁體

《昏縱》的繁體字為「昏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說文解字》的記載,古時候「縱」的書寫形态與現代相似,而「昏」的古字形在結構和筆畫上略有不同,但整體上能夠辨認。

例句

1. 他受到嚴重的打擊後,變得昏縱不堪,無法正常工作。

2. 這個人因為長期酗酒導緻精神昏縱,時常言行舉止不穩定。

組詞

昏迷、昏厥、糊塗、迷失、混亂、精神錯亂

近義詞

昏迷、糊塗、迷糊、迷茫、困惑

反義詞

清醒、明晰、清楚、确切、明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