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吳裝 ”。
“吳妝”是一個與中國傳統繪畫及色彩描述相關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繪畫技法
指中國畫中一種淡着色風格,相傳始于唐代畫家吳道子的人物畫,因此得名。這種技法以簡淡的傅彩(着色)為特點,注重線條的雄勁與色彩的含蓄,與濃豔的重彩畫風形成對比。宋代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記載,吳道子作畫時“落筆雄勁,而傅彩簡澹”,後世将此類風格稱為“吳裝”(即吳妝)。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被用來形容色彩淡雅的事物。例如宋代洪適《海棠花二絕》中“雨濯吳妝膩,風催蜀錦裁”,以“吳妝”比喻海棠花經雨水洗滌後的素雅色澤。
補充說明:
《吳妝》是一個漢字詞語,它指的是江南地區特有的妝飾風格。江南是中國的一個地區,以其獨特的文化和風景而聞名。在江南地區,人們有着獨特的審美觀念,對妝飾也有着自己的喜好和風格。
《吳妝》這個詞由“口”、“女”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口”是拆分出來的偏旁部首。根據筆畫順序,它的總筆畫數為12。其中,“口”部首表示與口有關的事物,如說話、吃東西等,而“女”部首則表示女性相關的事物。
《吳妝》這個詞的繁體字是「吳妝」。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可能有着不同的變體寫法,但主要元素都是由“口”和“女”組成的。
1. 她身穿華麗的吳妝,優雅地走在江南的古街上。
2. 這部古代戲劇通過演員們精美的吳妝,展現了江南的獨特風情。
組詞:吳樂、妝容、吳绫。
近義詞:江南妝、南國妝。
反義詞:北方妝、漢妝。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