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尚書台、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衆所絶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東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謂尚書省。”參見“ 三臺 ”。
(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麼敢賴你?’ 程元 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 明 鄭仲夔 《耳新·經國》:“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明 楊珽 《龍膏記·邂逅》:“聽言詞有意相憐,怕重來 天台 路遠。”詳“ 天台山 ”。
“天台”作為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具有多重含義:
一、建築學概念 指建築物頂層的露天平台或平坦區域,通常用于晾曬、觀景或休閑。《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定義其為“房屋頂層的露天平台”,該結構在傳統民居和現代建築中均有應用,例如北京四合院的晾曬天台。
二、地理名稱 特指浙江省台州市境内的“天台山”,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據《中國地名大辭典》記載,此山因“山頂平坦如台,高聳入雲”得名,道教典籍稱其為“南嶽之佐命”,佛教天台宗發源于此。
三、宗教文化術語 佛教天台宗簡稱,該宗派由隋代智顗大師創立,以《法華經》為根本經典,《宗教文化詞典》指出,“天台”在此特指“依天台山立教”的漢傳佛教重要流派。
“天台”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山名
指浙江省的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發源地,以自然景觀和宗教文化著稱。例如:“出奇無窮,探索無盡者,恐怕隻有天台山水了。”(例句)
縣名
即浙江省天台縣,因天台山得名。
指建築物頂層的露天平台,常見用途包括:
源自佛教寺廟中的高台,引申為“高位而危險”的象征: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相關詞典或地理資料來源。
犇命層山乘便尺布儲價大虐大廈點石饤坐斷港罰金訃報夫匠感性認識關相固倫過界行商橫濿闳覽圜壇潗湁解嘲砍削可憎才癞兒刺史冷言冷語戀嫪馬絆蒙子暮情忸忲扭頭,扭頭兒軿辎樸騃喬樣七觀帖凄惶宂坌騷士晌睡聖僧適遠水腫宿儒桃杙騰距鐵錫替死鬼銅龍館媮佞頭牌偉士猥碎猬須文章巨公烏合閑言長語息甲夕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