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布的意思、尺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布的解釋

(1).一尺布,極言其少。《墨子·魯問》:“一婦人之織,分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為得尺布,其不能煖天下之寒者。” 李白 《北上行》:“尺布不掩體,皮膚枯劇桑。”

(2).見“ 尺布鬥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尺布”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含義:

  1. 字面本義:

    • 指一尺長的布帛。這是最基礎的字面意思,強調具體的長度(尺)和材質(布)。在古代,布匹是重要的生活物資和交易媒介,一尺布雖少,但仍有其實際用途或象征意義。來源:《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2. 典故引申義(常用且重要):

    • 特指源于《史記》的典故“尺布鬥粟”。漢文帝的弟弟淮南厲王劉長因謀反被流放,途中絕食而死。民間作歌諷喻:“一尺布,尚可縫;一鬥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史記·淮南衡山列傳》)。這裡的“尺布”與“鬥粟”并稱,比喻兄弟間因微小利益或矛盾而互不相容、失和。這個典故賦予了“尺布”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常用來指代兄弟不和或骨肉相殘。來源:《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漢語大詞典》《成語大詞典》
  3. 泛指少量布匹:

    • 有時也用來泛指數量不多的布匹,不嚴格限定于一尺,但強調其量少。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總結來說,“尺布”的核心含義有兩層:

在理解和運用“尺布”一詞時,尤其是在文學或涉及人倫關系的語境中,其背後的典故含義往往更為重要和深刻。

網絡擴展解釋

“尺布”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尺布”字面指一尺布,常用來形容數量極少或程度有限。例如《墨子·魯問》中提到:“一婦人之織,分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強調資源匮乏。

二、詳細釋義

  1. 比喻規模微小
    由“尺”(長度單位)和“布”(衣物材料)組合而成,比喻事物的規模、程度或價值非常有限,帶有貶義色彩。例如李白《北上行》中“尺布不掩體”,形容衣物短缺、生活困苦。

  2. 典故關聯
    該詞與成語“尺布鬥粟”相關(出自《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原指兄弟不和,後引申為事物稀少或關系不睦。例如:“天子聞尺布鬥粟之謠,辄食甚哀”。

三、使用場景

四、補充說明

“尺布”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語境中。若需完整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墨子》《史記》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标準粉伯仁蠶房吹腔祠壇搭補得神動目蠹蛀二江分形同氣改意歌響恭人官般官書罟師憨笑覈叙侯國晃闆煥然一新嫁名嬌寵交善戟萃機灌景福精油捐身決克老調重彈老紮練達零栗毛茶梅花處士墓庭暮雨排撥前列遷植球魚取亂侮亡屈盤人瑞上古上官儀神奇身躰識水性疏數說诨經素數怢慄往常時伍部無事不登三寶殿小頸暇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