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息甲的意思、息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息甲的解釋

謂解除盔甲。停戰。《宋書·武帝紀中》:“﹝ 義熙 ﹞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 彭城 ,解嚴息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息甲"為古代漢語軍事術語,其核心釋義指停息戰事、休整軍隊。《漢語大詞典》收録該詞,釋義為"脫下甲胄,停止用兵",體現戰後休整狀态。

從詞源學角度分析,"息"字在甲骨文中作"自心會意",本義為呼吸調息,引申為停止、休養;"甲"象形為铠甲鱗片狀,代指軍事裝備。二字組合形成"停止武裝"的動賓結構,見于《左傳》"息甲養兵"等先秦典籍。

實際運用中常見三種形态:

  1. 軍事行動中止:"自春圍守,曆時半年,今始息甲"(《宋書·沈攸之傳》)
  2. 軍隊休整期:"士卒息甲,秣馬利兵"(《三國志注》)
  3. 喻指和平狀态:"天下息甲,鑄劍為犁"(《漢典》軍事用語詞條)

該詞與"解甲""偃武"存在細微差異:"解甲"側重個體卸除武裝,"偃武"強調全面停止軍事,而"息甲"特指階段性休戰,常見于古代戰紀類文獻。現代多用于曆史研究及文學創作領域,如錢鐘書《管錐編》論古代兵制時曾引此術語。

主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07修訂版
  2. 漢典網軍事術語數據庫
  3. 國學大師網古籍語料庫
  4.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漢語研究所《兵書詞彙考釋》

網絡擴展解釋

“息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息甲”指解除盔甲,引申為停戰。該詞常用于古代軍事語境,表示軍隊停止戰鬥、卸下裝備進入休整狀态。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出處

《宋書·武帝紀中》記載:“(義熙)十四年正月壬戌,公至彭城,解嚴息甲。”
此例中“息甲”明确表示解除戰備狀态,印證其軍事休整的含義。

四、相關成語

與“息甲”相關的成語包括:

五、擴展說明

“息甲”不僅體現具體軍事行為,也暗含和平意向。例如,古代将領在戰後“息甲”既是對士兵的休整,也象征暫時結束沖突。

别人正在浏覽...

愛情哀窮悼屈百植半周刊抱木邊火賓筵跛腳不淑床闆刺旦翠眊底遏鬥絕槁餓歸思彙齊尖酸檢正蛟鼋嘉歲京韻大鼓計無由出擊應款對曠漭款跨來稔老鳳老光聯娟聯運力臂廪錫落點滿拟面譽密索南心輕訬清天白日乞窮儉相蚺蛇藤榮忭挼曲子折巾郭生各劄聖像沈飲使促狹順旨説憙四顧四海之内皆兄弟私勞天兄跳噴鐵闆歌喉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