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常課的意思、常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常課的解釋

(1).定額賦稅。《晉書·良吏傳·王宏》:“督勸開荒五千餘頃,而熟田常課頃畝不減。”《明史·費聚傳》:“時諸将在邊屯田募伍,歲有常課。”

(2).定額。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三:“日作麵兩石,有常課。主者竊增其數,犢至常課即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常課"是現代漢語中的複合詞,包含兩個核心含義:

一、常規性教學安排 指固定實施的課程或日常訓練項目,最早見于《宋史·職官志》記載的"國子監常課"。現代用法如: • 學校教育中固定開設的基礎科目(例:語文、數學屬中小學常課) • 專業技能領域的持續性訓練(例:戲曲演員的每日唱腔練習)

二、制度性經濟征收 源自《鹽鐵論》"郡國常課,歲用幾何",特指國家定期征收的賦稅種類。曆史演變包含: • 唐代租庸調制中的固定田租 • 明清時期按季征收的鹽課制度

該詞的構詞法體現漢語"偏正結構"特征,"常"作狀語限定中心語"課",整體符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複合詞的釋義規則。商務印書館線上漢語詞典(https://www.cp.com.cn/)與《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6版)均收錄此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常課”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定額賦稅
    指古代政府按固定額度征收的賦稅,常見于曆史文獻。例如《晉書·良吏傳·王宏》提到“熟田常課頃畝不減”,《明史·費聚傳》記載屯田募伍時“歲有常課”。

  2. 定額
    泛指固定的數額或日常任務,如宋代郭彖《睽車志》描述“日作麵兩石,有常課”,清代林占梅詩句“鐘魚列案知常課”也體現了這一用法。

應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賦稅制度或日常生産生活的固定安排,如宋代陸遊詩句“斜陽有常課,緩步上湖堤”中,引申為規律性事務。

現代使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見,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刨刀保險絲茶坊稱身舂容大雅穿穴逾牆出祿黨強當仁雕輪堤梁頂闆頂帶二義訪貧問苦風起浪湧浮報負寵幹肥夠得着逛景貴際海盟山咒函授學校後服讙說穢雜漿人集枯旌帷近事今體絕迹開閘炕梢扣屎盔子立槁立業安邦目覩内疚袍绔跄踉淇澳奇材青林樂日久見人心山崩鐘應社飯伸張設算使君説話中間殊鄉私附讨析通溝晚上微信向晚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