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相處的時間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
行者道:“日久見人心。”——《西遊記》
時間長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壞真假。《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假如 王莽 早死了十八年,卻不是完全名節一個賢宰相,垂之史冊,不把惡人當做好人麼?所以古人説:‘日久見人心。’” 元 無名氏 《争報恩》第一折:“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明 《殺狗記·院君回話》:“聽咱説事因,一人心痛,一個腰疼,假意佯推病,果然日久見人心,方知沒義人。”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題叙:“‘唔,’ 梁三 略微有點失望,說,‘你,日久見人心……’”
“日久見人心”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指時間久了才能看清一個人的真實品性,強調時間是檢驗人心的關鍵。常與“路遙知馬力”連用,完整表達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此成語蘊含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時驗真”的智慧,提醒人們避免以一時言行輕斷善惡,需通過長期觀察全面判斷他人。
日久見人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和交往,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真正品質和本性。它傳達了時間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通過時間的檢驗來評價一個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成語“日久見人心”可以拆分為三個部分。“日”字的部首是“日”,總共有4畫;“久”字的部首是“丿”,總共有2畫;“見”字的部首是“見”,總共有7畫;“心”字的部首是“忄”,總共有3畫。
來源:成語“日久見人心”最早出現在《晉書·王濟傳》中。此典出自《世說新語·言語》:“日月如梭,歲不我與。”意思是時間流逝得很快,我和歲月靜靜的擦肩而過。從這個引文中可以看出,“日久”是強調時間的長久。
繁體字:《日久見人心》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日久見人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成語“日久見人心”可以寫成「日久見人心」以示較大的形态變化。
例句:
1. 我們不應該通過外表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畢竟日久見人心。
2. 這個團隊一起工作已經很久了,日久見人心,大家彼此之間産生了深厚的友誼。
組詞:日益、久遠、見地、人心向背。
近義詞:時間可以見證一切。
反義詞:一見鐘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