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香象渡河的意思、香象渡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香象渡河的解释

喻大乘菩萨修证。《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如 恒河 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后因以“香象渡河”比喻证道的深刻。亦用以比喻诗文精美透彻。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李 杜 数公,如金鳷擘海,香象渡河。下视 郊 岛 辈,直虫吟草间耳。” 明 袁宗道 《杂说》:“至如般若缘深,灵根夙植,伽陵破卵,香象絶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香象渡河”是一个佛教典故衍生的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本义

源自《优婆塞戒经》卷一:“如恒河水,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 这里的“三兽”象征修行境界的不同层次:

二、引申含义

  1. 佛教层面
    比喻菩萨修证时破除无明烦恼的深刻与彻底,如《华严经》提及“香象截流”,强调以大智慧截断烦恼之流。
  2. 文学评论层面
    宋代严羽《沧浪诗话》以“金鴙擘海,香象渡河”形容李白、杜甫的诗作精辟透彻,后世借指文字或见解深刻入理。

三、用法与示例

四、现代应用

多用于学术、艺术领域,赞誉对问题或作品的剖析深刻。例如评价某哲学理论“如香象渡河般揭示本质”。

如需进一步探究佛教典故或诗文评注,可参考《优婆塞戒经》及《沧浪诗话》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香象渡河》的意思

“香象渡河”是一个成语,具体指的是香象(指南象,亦称南熊,是传说中四象之一)渡过河流。这个成语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关键的时刻,需要迈过重要的阶段。

拆分部首和笔画

《香象渡河》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香:部首为香的部首,总共有9画。

- 象:部首为豕的部首,总共有12画。

- 渡:部首为水的部首,总共有12画。

香+象+渡总共为33画。

来源

《香象渡河》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相传,在古代印度,有一座名为王舍城的城市,城中有一座佛塔,塔内供奉着一尊金铜香象。后来这座城市遭到战乱摧毁,佛塔与香象流落到中原地区。传说,当时的皇帝非常崇尚佛教,为了确保金铜香象能够安全抵达京城,便派人负责护送。途中必须渡河,眼看香象即将上岸,却发现河水深不可测。这时,香象怀着巨大的勇气,毫不犹豫地跃入深水之中,最终成功渡过河流,平安抵达京城。

由于此事件表现了香象面对困难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深受古人喜爱。因而逐渐演变成成语,用以形容在重要关头能够勇往直前、坚决过关的情况。

繁体

繁体字中,“香象渡河”为「香象渡河」。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作「香象度河」。

例句

1. 面对困境,他展现出了香象渡河的勇气与决心。

2. 在职场中,经理应该具备香象渡河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组词

香象护送、香象跃进、渡河

近义词

勇往直前、坚定不移、毫不退缩

反义词

畏首畏尾、望洋兴叹、优柔寡断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