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谓中央政权的显要之职。 宋真宗 《天禧三年赐王钦若判杭州十韵》:“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 宋 秦观 《代贺中书仆射范相公启》:“昔执鸿枢,既致干戈之戢;今居端揆,何难礼乐之兴。” 宋 陆游 《贺叶枢密启》:“恭审显膺明詔,进贰鸿枢。”
“鸿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鸿枢”原指大门的门闩,是控制门开合的关键部件,后引申为重要的中心或关键事物,比喻具有核心地位的人或事。这一含义源于《汉书·王莽传》的记载:“鸿枢,大门之枢,喻重要之事。”
在宋代文献中,“鸿枢”常指中央政权的显要职位,尤其是枢密使(掌管军事的官职)。例如: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书》或宋代政治文书。
《鸿枢》是一个成语,意为“重要的中心”或“决定性的要点”。形容某个事物的核心、关键所在。
《鸿枢》的部首是鸟,拆分为“鸟”和“木”两个部分。它总共有12画。
《鸿枢》最早出现在《毛诗·鄘风·鸿雁》篇中。其中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鸿之宛去,维是先驱”这句话。后来被引申为“鸿枢”,意为重要之事。
《鸿枢》的繁体字为「鴻樞」。
《鸿枢》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没有明显变化。
1. 这个会议上的讨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鸿枢》。
2. 做事情时,要抓住关键,不能错过《鸿枢》。
鸿枢政治、鸿枢大计、鸿枢要务、鸿枢运筹等。
关键、中心、要点、核心等可以作为《鸿枢》的近义词。
细枝末节、次要、不重要等可以作为《鸿枢》的反义词。
傲视背弓卑虒蝉喘雷干长驱直入池毡貙貍道消得旨端懿费解负卒高压隔瘼歌舞伎功过是非衮斧合赙黑纱横害奖掖见如今矫诬挟书假钟揭调旌罕据义履方开拍砍砸器旷课冷眼相待李猫陵政厉声隆永盲然秘隐男欢女爱宁所胚种然虽任士仁心三品蒭豆洒洒潇潇圣王石鉢施赏踏籍讨饶头庭会通司土虺土军无尘现存獮猴舞纤曲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