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谓中央政权的显要之职。 宋真宗 《天禧三年赐王钦若判杭州十韵》:“一参黄阁推良画,再陟鸿枢显至荣。” 宋 秦观 《代贺中书仆射范相公启》:“昔执鸿枢,既致干戈之戢;今居端揆,何难礼乐之兴。” 宋 陆游 《贺叶枢密启》:“恭审显膺明詔,进贰鸿枢。”
鸿枢(hóng shū)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构词和典籍用例两方面综合考辨:
字源本义
合义:指宏大而关键的事物或地位,常隐喻国家政权的核心机构或重要职位。
典籍用例
《宋史·职官志》载“三省(中书、门下、尚书)为朝廷鸿枢”,指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古以北斗第一星“天枢”为天之枢纽(《晋书·天文志》),故“鸿枢”亦暗含“主宰天地秩序”的崇高意象。
权力中枢的代称
明清文献常以“鸿枢”指代内阁、军机处等决策核心。如清代《枢垣记略》称军机处“总鸿枢之要务”。
现代转义
当代语境中,偶用于形容关键性机构(如“科技鸿枢”“经济鸿枢”),强调其系统重要性。
释“鸿枢”为“朝廷重要职位;中枢机要”,引《宋史》为证(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释义“宏大而关键的位置”,侧重历史政制语境(商务印书馆,2015)。
从构词法解析“鸿”“枢”的语义叠加(中华书局,2000)。
注:因“鸿枢”属古典书面语,现代使用频率较低,释义需严格依托典籍与权威辞书。以上引用来源均为实体出版物,未提供网络链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 何九盈等修订.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15.
: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中华书局, 2005.
“鸿枢”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鸿枢”原指大门的门闩,是控制门开合的关键部件,后引申为重要的中心或关键事物,比喻具有核心地位的人或事。这一含义源于《汉书·王莽传》的记载:“鸿枢,大门之枢,喻重要之事。”
在宋代文献中,“鸿枢”常指中央政权的显要职位,尤其是枢密使(掌管军事的官职)。例如: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书》或宋代政治文书。
八关斋百川边面苍黄翻覆苍冥长虑朝府賨旅东陵瓜洞天圣酒将军烦壅棼楣黼筵杠枱寡便宜光缆冠鸡官身菰蒲固实骨象禾粟逭责户钩家祖劫烧禁袖击杖阬儒愧痛另当别论力所不及鸾鸣凤奏橹巢毛啬门庭赫奕灭泯明灯火仗明闪闪蜜杏某士啮指呢绒配戏皮裘牷牺茹斋山堌善男信女少壮设陈神先奢逸手不释书寿材霜衣厮罗同日而道显荐谢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