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醢石的意思、醢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醢石的解释

怪石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醢石, 成式 羣从有言:‘少时尝毁鸟巢,得一黑石,如雀卵,圆滑可爱,后偶置醋器中,忽觉石动,徐视之,有四足如蜒,举之,足亦随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醢石是一个罕见于现代汉语词典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字源学角度解析。"醢"(hǎi)在《说文解字》中记载为"肉酱也",指古代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后引申为腌制食品的加工方式。"石"(shí)甲骨文字形作山崖下石块状,本义指岩石,《康熙字典》注为"山骨也"(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3)。

二字组合可作两种解释:一为古代石制醢器,即用于腌制食物的石器皿,与商周时期青铜醢器功能相类;二为特殊地质结构的可食用盐岩层,这种天然盐矿石在古代可能被用作食品防腐材料。不过该词未被《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收录,建议使用者在使用时提供具体语境说明(中华书局《古代汉语词典》,2022)。

网络扩展解释

“醢石”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背景可结合古籍记载及现代释义综合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字形

    • “醢”本义为古代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或指肉酱类食物(如《礼记》中“醢酱”),此处引申为“怪异、奇特”之意。
    • “石”即普通意义上的石头,组合后特指具有特殊形态或传说的石头。
  2. 文献例证
    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物异》记载:有人毁鸟巢时发现一块黑色卵形石,表面光滑,置于醋中竟能活动,并显现出类似蜒蚰(蛞蝓)的四足,举起时足部收缩。此描述带有志怪色彩,可能为古人对特殊矿物或自然现象的想象性记录。

  3. 现代释义
    现代词典多将其归类为“怪石名”,强调其作为古代文化中奇物符号的属性,而非实际地质学概念。


使用场景

该词极少见于现代汉语,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象征意义(如神秘、反常等)。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酉阳杂俎》原典或权威汉语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哀耗慠俗饱覧变更播荡骖鸾炒青出门如宾打哼哼待期荡检逾闲大头大钟诋斥法吏方限槁师好受闳宇崇楼回鞍辉丽火禁假寐降辱交杯盏解缨酒逢知己千钟少俊老鞠室馏分论语律历麻雷子鸣控目眩神迷牛田奴怯陪舆戚眷卿家泉帖山淫审覆食肉寝皮什袭私赍泰吕天患同舍生童稚投袂援戈吐葩外私完工稳疾温信缊豫相衔枵骨小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