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假寐的意思、假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假寐的解释

[catnap;doze]

打盹儿,打瞌睡

[赵宣子]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详细解释

谓和衣打盹。《诗·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 郑玄 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高亨 注:“假寐,不脱衣帽打盹。” 汉 应瑒 《正情赋》:“还幽室以假寐,固展转而不安。”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李全质》:“假寐于 沂州 城横门东庭前。”《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思温 认得是故乡之人,感慨情怀,闷闷不已,因而困倦,假寐片时。” 巴金 《家》九:“ 觉慧 定睛望着这个在假寐中的老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假寐在汉语中指非正式的浅睡或闭目养神,强调睡眠状态的非深度性与短暂性。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详细释义及引用:


一、核心释义

  1. 不脱衣冠的浅睡

    指和衣而卧、未进入深度睡眠的状态。《汉语大词典》释为:“和衣打盹;打瞌睡”,如《诗经·小雅·小弁》:“假寐永叹,维忧用老。”郑玄笺:“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引用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1997年版)第1卷,第1580页。

  2. 闭目养神,非真实入睡

    《古代汉语词典》强调其“假装睡觉”或“短暂休息”之意,如《左传·宣公二年》:“(赵盾)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引用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14年版),第752页。


二、语义演变与用法


三、权威典籍佐证

《辞源》引《说文解字》析字源:“寐,卧也”,而“假”含“非真”义,故“假寐”即“非真睡”。

引用来源: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2015年,第0345页。


四、现代使用场景

  1. 文学描写:如“他假寐片刻以缓解疲惫”。
  2. 医学语境:指浅层休息状态,区别于深度睡眠(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引用来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2014年,第646页。

网络扩展解释

“假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ǎ mèi,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字面含义
    指不脱衣服短暂休息或打盹,通常带有“闭目养神”的意味。例如:

    •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左传·宣公二年》)
    • 现代例句:“躺在床上假寐的洛小希叹了口气,睁开双眼,思绪万千。”()
  2. 词义辨析

    • 古代注疏(如杜预对《左传》的注解)强调“不解衣冠而睡”,即未完全进入睡眠状态()。
    • 现代部分工具书(如人教版教材)可能将其解释为“假装睡觉”,但这一用法存在争议。学者认为“假寐”更偏向“短暂休息”,而非刻意伪装()。

二、出处与演变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使用建议


通过综合多来源信息可知,“假寐”的核心含义是“短暂休息”,古代多指不脱衣小睡,现代用法需注意语境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騃谑拔都拜帖避色产前劖刈嗔妒犓牛丹青手砥砺名节东胜煤田肚皮里点灯笼方割梵嫂贯顊规构贵慕骨豽过此以往匠门弃材叫讙警报羁属救正剧烦窟竉类造凌迈灵头旛龙焙梦家谬得末富墨绂摩肩接踵纳胯那腰拏捏枿台鬅头匹马当先青畴清圣帬腰蘧瑗知非三余实缺驷驖司徒悚峙田表铁室通天眉媮风土虫土生土长尾部僞端屋幕香腻闲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