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器名,谓锺之大者,即镛。《国语·周语下》:“又铸大钟。”《墨子·非乐上》:“是故 子墨子 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尔雅·释乐》:“大钟谓之鏞。” 邢昺 疏引 李巡 曰:“大钟,音声大。鏞,大也。”
大钟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指体积庞大、声音洪亮的金属制打击乐器或报时工具,常由铜合金铸造而成,多悬挂于寺庙、钟楼等场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古代作为祭祀、庆典的重要礼器,象征庄严与权威,如《周礼》中记载的“钟师掌金奏”。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因古代钟楼常以钟声报时,衍生出“晨钟暮鼓”等成语,喻指规律性的时间提示。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与博物馆卷》,2004年。
注: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定义,未添加虚构来源链接以确保内容真实性。
“大钟”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释义:
指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即“镛”(大钟)。其形制为铜制圆锥体,上小下大,中空无舌,常用于钟鼓楼、佛教寺院的报时或盛大典礼仪式。例如《国语·周语下》记载“又铸大钟”,《墨子·非乐上》也提到“大钟、鸣鼓”等乐器组合。
在成语或修辞中,“大钟”可比喻声音洪亮、气势恢宏。例如形容演讲、音乐演奏等具有震撼力的表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大钟的历史实例(如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可参考博物馆资料或古籍文献。
安全梯比伉蔽形砵头不异缠髻儿撤烂污衬施出滞淹地亩发光发泼飞屐風紋高文秀灌口寒砚横野轰隆怀怪黄制会馆灰头土脸狐裘尨茸鹄跱家丑煎饼角绮鸡内金禁更谨讷禁楄吉士拘审居彝勘会连疮丽箭买贿髦期美人计你等蒲人欺行霸市侵取弃投热客仍旧赏识诗门寿域説明榻凳停凝体膨胀推诚接物危祸详衮宵檠西华葛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