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醢石的意思、醢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醢石的解釋

怪石名。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醢石, 成式 羣從有言:‘少時嘗毀鳥巢,得一黑石,如雀卵,圓滑可愛,後偶置醋器中,忽覺石動,徐視之,有四足如蜒,舉之,足亦隨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醢石是一個罕見于現代漢語詞典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源學角度解析。"醢"(hǎi)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為"肉醬也",指古代将人剁成肉醬的酷刑,後引申為腌制食品的加工方式。"石"(shí)甲骨文字形作山崖下石塊狀,本義指岩石,《康熙字典》注為"山骨也"(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23)。

二字組合可作兩種解釋:一為古代石制醢器,即用于腌制食物的石器皿,與商周時期青銅醢器功能相類;二為特殊地質結構的可食用鹽岩層,這種天然鹽礦石在古代可能被用作食品防腐材料。不過該詞未被《漢語大詞典》《辭海》等權威辭書收錄,建議使用者在使用時提供具體語境說明(中華書局《古代漢語詞典》,2022)。

網絡擴展解釋

“醢石”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背景可結合古籍記載及現代釋義綜合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詳細解析

  1. 詞源與字形

    • “醢”本義為古代将人剁成肉醬的酷刑,或指肉醬類食物(如《禮記》中“醢醬”),此處引申為“怪異、奇特”之意。
    • “石”即普通意義上的石頭,組合後特指具有特殊形态或傳說的石頭。
  2. 文獻例證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物異》記載:有人毀鳥巢時發現一塊黑色卵形石,表面光滑,置于醋中竟能活動,并顯現出類似蜒蚰(蛞蝓)的四足,舉起時足部收縮。此描述帶有志怪色彩,可能為古人對特殊礦物或自然現象的想象性記錄。

  3. 現代釋義
    現代詞典多将其歸類為“怪石名”,強調其作為古代文化中奇物符號的屬性,而非實際地質學概念。


使用場景

該詞極少見于現代漢語,主要用于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象征意義(如神秘、反常等)。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酉陽雜俎》原典或權威漢語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邊餽潮悶沉靜寡言儲油翠被大練底許端翔對棋二十四節氣凡有幹嚎躬化規補規定裹夾豪心徽客護商夾車腳蹼赍帶截趾適履禮教零悴麥頭馬僮猛孤仃的岷山迷悮目眩心花腦炎秾緻平原客契弟輕車簡從裘馬輕狂全争确喻三好兩歹三會深間申析什襲珍藏手闆支頤咝咝聲速成踏局讨俏讨勝望睹望其項背慰拊僞謬五雜俎香尉小孩瞎神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