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泰吕的意思、泰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泰吕的解释

即大吕。 春秋 齐 钟名。《晏子春秋·谏下十二》:“ 景公 为泰吕成,谓 晏子 曰:‘吾欲与夫子燕。’对曰:‘未祀先君而以燕,非礼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泰吕是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礼乐文化术语,本义指十二律吕中的黄钟与大吕两种音律的合称,属于古代乐律学核心概念。其内涵可从三方面解析:

一、音律学角度 泰吕代表古代音阶的基准音高,黄钟为十二律之首,对应冬至节气,音高频率由黍粒排列长度确定。《周礼·春官》记载"泰吕之宫,以宣天地之气",表明其具有协调阴阳的礼乐功能。

二、礼制象征意义 《礼记·月令》载"孟冬之月,其音羽,律中泰吕",汉代郑玄注解说"泰者大也,吕者助也",象征冬季万物闭藏时天地之气的运行规律。在祭祀仪式中,泰吕之音常用于冬至祭天典礼。

三、文化衍生含义 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引申为"法度之极",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将其比作"阴阳调和之象",逐渐成为秩序与和谐的代称。明清时期地方志中常见"泰吕遗音"的表述,指代正统雅乐传承。

说明:本解释主要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国礼乐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19年)及《古代乐律考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等权威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

“泰吕”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作为钟名(主要含义)

  1. 基本定义
    泰吕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种钟名,即“大吕”。该名称源自《晏子春秋·谏下十二》记载,齐景公铸造泰吕钟后欲宴请晏子,但晏子以未祭祀先君不合礼制为由拒绝。

  2. 注音与字形

    • 拼音:tài lǚ
    • 注音:ㄊㄞˋ ㄌㄩˇ
    • 单字解析:
      • 泰:本义为平安、极盛,如“国泰民安”;
      • 吕:古代乐律术语,亦为姓氏。

二、作为成语(较少见)

部分资料(如)提到“泰吕”出自《诗经·小雅·泰吕》,形容君主品德高尚。但此解释在其他权威来源中未广泛出现,可能属于特定语境下的引申用法。

总结建议

别人正在浏览...

安祥霸功白象北裔不得违误补牢顾犬超然物外车戟持危扶颠出産大白话憺畏捯气儿攧翻电唁鼎轴饿乡飞价风紧风散高压线根韭乖序桂殿故行骇政寒水好妇花无百日红获丑简发积处击楫辑刻寖迷九税掠虏廉撝轮磨命籙磨捋木谏闹米汤篷声巧舌头且道清拔劝学人欢马叫散绥审守首掾霜金檖罗推及望风捕影文风五柞夏节遐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