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舆的意思、陪舆的详细解释
陪舆的解释
谓随从护驾。 唐 李峤 《和曲典设扈从东郊忆弟》:“ 玉关 方叱驭, 桂苑 正陪舆。 桓岭 嗟分翼, 姜川 限馈鱼。”
词语分解
- 陪的解释 陪 é 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陪伴。陪同。陪客。陪葬。陪嫁。失陪。 从旁协助,辅佐:陪臣。陪审。 增加的,非主要的:陪衬。陪都。 古同“赔”,偿还。 伴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 舆的解释 舆 (輿) ú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舆马。肩舆。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舆台。舆论。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 疆域:舆地。舆图。堪舆(相地,风水)。 笔
专业解析
陪舆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随从侍奉车驾,多用于描述古代贵族或尊长出行时的礼仪性陪同行为。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解析如下:
一、本义解析
-
陪
本义为“重叠的土堆”,引申为“伴随”“辅佐”。《说文解字》释:“陪,重土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凡相重之称,相并之称。”在“陪舆”中取“随从、侍奉”之意。
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第484页。
-
舆
原指车箱,后泛指车驾。《说文解字》:“舆,车舆也。”古代特指帝王或贵族乘坐的车马仪仗。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4页。
陪舆即侍从于车驾之侧,强调身份上的尊卑关系与礼仪规范。
二、引申与用法
-
侍从身份:指随行护卫、照料车驾的侍从人员,常见于史书与礼制文献。
例:《后汉书·舆服志》载“诸侯陪舆,驷马朱轩”,描述诸侯出行时侍从车驾的仪制。
来源:《后汉书》卷四十·舆服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
礼仪象征:体现古代等级制度中“尊卑有序”的礼法观念,如臣子陪同君主、子弟侍奉尊长出行。
来源: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第112页。
三、语用特征
- 古雅书面语:现代汉语已罕用,多见于研究文献或仿古语境。
- 文化内涵:承载古代车马制度、礼仪文化的特定术语,需结合历史背景理解。
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陪"字条:国学大师网(www.guoxuedashi.com/kangxi/1759.html)
- 《后汉书·舆服志》原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ctext.org/hou-han-shu/yue-fu-zhi)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四川辞书出版社,ISBN 978-7-80682-058-3
-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4215-1
网络扩展解释
“陪舆”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随从护驾
该词的核心含义指“随从护驾”,即陪同重要人物(如君主)出行并负责护卫。例如唐代李峤的诗句“桂苑正陪舆”,描述了随行护驾的场景。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来源中均有提及(如、7、6)。
二、词源与结构
- 单字解析
- “陪”:意为伴随、协助,如“陪同”“陪审”。
- “舆”:本义为车或轿子,后引申为疆域、众人(如“舆论”),古代也指地位低微的奴隶等级。
三、引申用法
- 比喻随波逐流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陪舆”可比喻“没有主见,随波逐流”,类似成语“亦步亦趋”。但此用法较少见于经典文献,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四、相关词汇
- 近义词:扈从、随驾、护驾。
- 反义词:独行、自主(针对比喻义)。
五、使用建议
若在古籍或文学作品中遇到该词,优先按“随从护驾”理解;若现代语境中用于批评缺乏主见,需结合上下文确认是否借用比喻义。更多例证可参考唐代诗文或权威词典(如、6、7)。
别人正在浏览...
黯红拜墓爆花八窍臂环冰屋不住撑暑成造宸极尘气斥斥敕文冲冠春月柳从葬凑钱蹈常习故灯笼裤督臣掇録恶水蕃篱饭祝丰鄗分中扶木凫尊贵齐姑奶奶靧浴检裁较可诘斥髻发口分快爽酷苛莲宇笼藩论德沦翳铓锣盟兄难素内附黏合剂裊亸陪席遣寄悛改生花妙语身工施关食籍施属树杈松落损彻恬淡寡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