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eng,a Chinese zither with 25 strings]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弦乐器,木制长形。唐宋时有十三根弦,后增至十六根,现发展到二十五根弦。也叫筝。
古筝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定义与别称
古筝又称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族传统乐器中的代表之一,属于弹拨弦鸣乐器,被誉为“众乐之王”或“东方钢琴”。
2. 历史与地位
• 起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陕西、甘肃一带,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 文化意义:作为中国独特的民族乐器,承载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常用于独奏、合奏及戏曲伴奏。
3. 结构与音色
• 构造:由面板、雁柱(琴码)、琴弦、前后岳山、调音盒等部件组成,木质长方形音箱,面板呈弧状。
• 音域:宽广且表现力强,音色清亮柔美,可演绎丰富的情感表达。
4. 弦数演变
• 唐宋时期:13弦为主流。
• 明清至近代:增至16弦。
• 现代改良:发展为21至25弦,扩展音域并增强演奏技巧。
5. 现代发展
衍生出小古筝、便携式古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等新类型,适应不同演奏需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筝演奏技巧或文化内涵,可参考相关专业文献或音乐教材。
《古筝》是指一种传统的弹拨乐器,属于中国民族乐器的一种。它是由弦和筝桥组成,使用指甲弹奏,音色优美悠扬。
《古筝》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糸」和「⺮」。它的总笔画数为15画。
「古筝」一词最早出现在南朝宋颜师古所撰《纲目》中,用以描述古代中国的一种弹拨乐器。自此以后,这个词成为了指代古代筝类乐器的通用称谓。
「古箏」是「古筝」的繁体写法。在繁体字中,「筝」的部首使用的是「⺍」。
古时候对「古筝」的汉字写法有一些变异。例如,在《庄子·天运》一篇中,使用了「古爿」来表示「古筝」。
他在舞台上娴熟地弹奏着古筝的旋律。
古筝曲、古筝师、古筝演奏、古筝弹奏者。
古琴、古琴筝。
现代筝。
安全网白衣公卿北毳贬谤编审表目波罗树颤悸趁风凉出事粗细顶天底须贰端发盲饭碗风戾焚薮而田附蝉浮光略影凫绎鬼子姜浩涆黑屋鸿姱黄癣火烧火燎胶合板戢兵京蚨疾恶好善髡牝乐侑礼命流落失所邈若河汉墨池墓木拱矣年登花甲逆氛平礼跄跻乾光钳鏁青抗先七泉全独仁孝识大体实効爽德疏瀹死法宿岁陶菊腾腾烈烈天衣无缝苕递屋鼠薢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