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鼓书的意思、鼓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鼓书的解释

[dagu—Chinese ballad with drum accompaniment] 大鼓(曲艺的一种)

详细解释

大鼓。曲艺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各省市,兼及 长江 流域和 珠江 流域的部分地区。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数十个曲种。各种大鼓多数由一人自击鼓、板,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也有仅用鼓、板的。大都采用站唱形式。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平日,这里的说相声的,耍狗熊的,变戏法的,数来宝的,唱秧歌的,说鼓书的……都能供给他一些真的快乐,使他张开大嘴去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鼓书是中国传统曲艺形式的一种,指以鼓、板为主要伴奏乐器,由演员自击鼓板说唱故事的表演艺术。其核心特征在于“鼓”与“书”的结合,即击节伴奏与叙事说唱相统一。根据权威辞书及研究资料,其详细释义如下:

  1. 定义与表演形式: 鼓书是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者通常自持鼓(如书鼓、扁鼓)和板(如梨花片、简板)击节伴奏,以有说有唱、说唱相间的方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演唱时讲究吐字归音,强调语言本身的韵律和节奏美 。

  2. 核心特征 - “鼓”与“书”:

    • 鼓:指伴奏乐器,是此类曲艺的标志性特征。不同曲种所用鼓的形制(如书鼓、八角鼓)、击打方式及与之配合的板(如铁片、木板)各有特色。
    • 书:指所说唱的内容,即长篇或短篇的故事、书目。这体现了其叙事性特征,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民间故事等 。
  3. 代表性曲种: 鼓书并非单一曲种,而是一个类别,包含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分支,例如:

    • 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等地,唱腔优美,表演讲究。
    • 西河大鼓:流行于河北及周边地区,风格质朴。
    • 京东大鼓:源于北京东部及河北三河等地。
    • 山东大鼓(梨花大鼓):早期用农具犁铧碎片伴奏,后改用铁片或铜片。
    • 乐亭大鼓:河北乐亭及周边地区。
    • 东北大鼓:流行于东北三省。
    • 安徽大鼓:流行于安徽及周边。
    • 湖北大鼓:流行于湖北。
    • 温州鼓词:流行于浙江温州地区。
    • 梅花大鼓:以三弦、四胡、琵琶等伴奏,但仍以鼓板为核心。
  4. 历史渊源与文化价值: 鼓书艺术历史悠久,由唐代变文、宋代鼓子词等说唱形式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在明清时期趋于成熟并形成众多地方曲种。它深深植根于民间,是普通民众重要的娱乐和教化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地方民俗风情。许多鼓书曲种已被列入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山东大鼓等 。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鼓书是一种中国传统说唱艺术形式,主要通过击鼓伴奏、说唱结合的方式演绎故事或历史典故。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起源
    鼓书属于曲艺类别,核心特征为表演者自击鼓板并唱说故事,部分曲种辅以三弦等乐器伴奏。其历史可追溯至中国北方民间传统,早期多用于市井娱乐或节庆活动。

  2. 表演形式

    • 单人站唱:多数鼓书由一人表演,采用站立形式,边说边唱,同时敲击鼓和板(如梨花板)控制节奏。
    • 乐器组合:常见伴奏乐器包括三弦、四胡等,但部分地方曲种仅用鼓和板,如山东梨花大鼓。
  3. 主要曲种与地域分布
    鼓书在中国各地衍生出数十种流派:

    • 北方流派:京韵大鼓(北京)、西河大鼓(河北)、梅花大鼓(天津)等;
    • 南方变体:如湖南常德的鼓盆歌、湖北渔鼓等,融合地方方言特色;
    • 代表性曲种:梨花大鼓(山东)被誉为“北方大鼓艺术之母”,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
  4. 艺术特点
    鼓书内容涵盖历史演义、民间传说等,语言通俗且押韵,注重情节连贯性与表演的即兴发挥。其音乐结构多采用板腔体,节奏变化丰富,兼具叙事性与音乐性。

若需了解特定曲种的历史渊源或经典曲目,可进一步查阅地方曲艺志或专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奔衄冰镜草室铲头褫夺吃累箪醪投川单破丹青妙手到时倒装门递代锭模短绌短衣恩恩爱爱芳气粉色槁腐歌乐格知海青换骨夺胎歡惊轿番脚古拐截头舅氏峻折空投烂额焦头两贤相厄廉贞临吊灵仗毛尾妙术莫斯科大学目成孽寃牛扒泡蜑遣累乾首跷足抗手轻假扰聒容姿绳牀沈思翰藻寿藏爽缪叹怨腾鶱同源异派外帘外罗城物美价廉闲正下梢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