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闲正的意思、闲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闲正的解释

亦作“闲正”。清雅纯正。閒,通“ 嫺 ”。 晋 陶潜 《闲情赋》序:“初 张衡 作《定情赋》, 蔡邕 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以 李势 妹为妾”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梁 虞通之 《妒记》:“见 李 在窗梳头,姿貌端丽,徐徐结髮,敛手向主,神色闲正,辞甚悽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闲正”一词在汉语词典中属于复合词结构,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语义组合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词解析

二、词义诠释 “闲正”融合两字核心义项,指举止安闲端庄,且符合礼法规范,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人物仪态或品性。例如:

  1. 形容仪容:“闲正”可指外貌整洁、动作舒缓,如《后汉书·列女传》用“容止闲正”赞女性仪态。
  2. 评价德行:引申为心性正直、行事有度,如《宋史》称官员“性闲正,不妄交游”突显其操守。

三、语境应用 该词属书面雅言,现代多用于文学创作或历史研究,如描述传统礼仪场景:“众人皆闲正肃立,依古制行祭祀之礼。”

参考资料: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版)及《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闲正”是一个古典文学中使用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清雅纯正”,常用来形容人的仪态端庄、文辞雅致或气质恬淡。该词由“闲”和“正”组合而成,“闲”通“娴”或“嫺”,表示娴静、文雅;“正”则强调纯正、端正。

  2. 通假字说明
    古汉语中,“闲”与“娴”通用,如《闲情赋》中的“闲正”实为“娴正”,即通过“娴静”体现“纯正”之意。

  3. 文献例证

    • 陶潜《闲情赋》序提到“终归闲正”,借指文风从奔放回归雅正。
    • 《世说新语》注中描写李势之妹“神色闲正”,形容其仪态端庄、言辞恳切。
  4. 现代使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古典文学研究或仿古语境中,近义词包括“娴雅”“端方”等。

“闲正”是一个兼具文辞与仪态双重美感的词汇,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细腻意蕴。如需更多用例,可参考《闲情赋》等魏晋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白摺子便宜行事摈除长等短等禅钟吃本絺绘章句带动答剌棱登掸掸倒马典地颠动冻轮二车丰年玉丰艶羹献华敏枷锢见今儌幸寄存器藉色解衵儆戒鲸浪鲸吞蚕食经帙锦箨酒卢寄纸龛窟空军来事煤核儿面触民黎拿败捻髭蹑脚蹑手判决书娉财歉弊谯偯气沮箐峒清平话青桐情见懃懃曲讳扰逼任属散绝呻毕世禄谈宴相思树小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