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庐;草房。《后汉书·独行传·范冉》:“遭党人禁錮……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荫。如此十餘年,乃结草室而居焉。” 宋 梅尧臣 《蚕女》诗:“自从蚕蚁生,日日忧蚕冷。草室常自温,云髻未暇整。”
“草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来源进行综合解释:
“草室”指用草搭建的房屋,即草庐、草房,多用于形容简陋的居所。例如《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提到范冉在困境中“结草室而居”,体现其简朴的生活状态。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描述隐士、贫士的住所,或借以表达安贫乐道、亲近自然的情怀。
如需进一步查阅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来源4)或相关诗文注解(来源6)。
草室指的是一个含有“草”和“室”两个字的词语。下面将对其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进行简要说明。
草室的部首是“艹”(草字底部的部首),其中“草”拥有4画,而“室”则由“宀”(室字上部的部首)和“刂”(室字左边的一部分)组成,总共由9画构成。
草室这个词的源于中文的发展历史。在繁体中,这个词的写法为「草室」。
在古代,草室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相似度较高,没有太大的变化。
1. 他喜欢在自家的草室里写字。
2. 这座庭院中有一个小草室,在花草中心的地方。
草室可以和其他词语组合成各种形态和意义的词语,如:“草室之雅”、“草室医学”等。
草室的近义词可以是“草堂”或“草房”,而反义词则没有明确的规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