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故老的意思、故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故老的解释

(1).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 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问诸故老。” 唐 韩愈 《永贞行》:“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2).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事实始末,虽不能详;而故老所传,犹得见其为人之大略。” 袁鹰 《悲欢·飞》:“ 淮安 故老相传: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爱倚在城中心 镇淮楼 的石栏杆上……伫目纵望遥天。”

(3).前朝遗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 世宗 初伐 淮 。”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辞》:“当 宋 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比之自讳失节,反託於遗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语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故老,汉语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可从构词法与历史语用两个层面解析。从构词角度分析,“故”本义为“旧、过往”,《说文解字》释为“使为之也”,后引申指有资历的、传统的;“老”指年长之人,《礼记·曲礼》有“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的年龄划分。二者结合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在《汉语大词典》中特指以下两类群体:

其一指代年高德劭的乡贤,这类用法可追溯至《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郑玄笺注称“故老,国之元老”。其二特指前朝遗臣,《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改秦之败,广开献书之路,故老得逸《礼》于壁中”,此处的“故老”即指秦代旧臣。

该词在历时语用中形成三重引申义:作为知识权威的象征,如《晋书·职官志》载“设官分职,抚教故老”;代指传统文化遗存,常见于王粲《登楼赋》“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中对故老传说的追述;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考据,如民俗学研究常以“访故老”作为田野调查方法。

当代权威辞书《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①年高而见识广的人;②旧称年老而有声望的人”。该词在语用实践中需注意语境适配,文学创作多取诗意化表达,学术写作则侧重其历史指涉功能。

网络扩展解释

“故老”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根据语境和文化背景不同而有所侧重。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元老或旧臣

指国家或组织中德高望重的老臣或资深人物。例如《诗经·小雅·正月》中提到“召彼故老,讯之占梦”,此处的“故老”即指朝廷中的元老。唐代韩愈的《永贞行》中“元臣故老不敢语”也印证了这一含义。

2.年高而见识广博的人

泛指年长的智者或长辈,表达对长者智慧与经验的敬重。如晋代陶渊明在《咏二疏》中写道“促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此处“故老”即指受人尊敬的长者。现代汉语中也可用于尊称有丰富经验的前辈。

3.前朝遗老

特指前朝遗留的旧臣或忠于前代的人物。例如宋代王安石在《和微之登高斋》中提到的“百年故老有存者”,即指前朝遗民。


使用场景与补充说明

“故老”一词承载着对历史、智慧和传统的尊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侧重点。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诗经》《汉书》等经典。

别人正在浏览...

闇聋奥薉白露剥奠悖言本星系群别家并行不悖博戏财货长道成列冲波传跸蝶菴顶头钱度过法司妇氏乖盭故官过堂屋候场混蒙浑名笺笺剪刻金翠净利忌忤军务开坊来暮兰心蕙性连茬六井罗酆鲁桑漫山塞野眠羊愆佚亲近秦岭奇士柔嫩濡尾塞种色庄山巅施手兽补台府倘来田産豚尾瓦枕韦驮天文律五诊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