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台府的意思、台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台府的解释

(1).御史府。《宋书·武帝纪下》:“﹝ 永初 元年﹞秋七月丁亥,原放刼贼餘口没在臺府者,诸流徙家并听还本土。”《旧唐书·李渤传》:“如妄诉无理,本罪外加一等。準敕告密人付金吾留身待进止。今欲留身后牒臺府,冀止絶凶人。”

(2).指中央政府机构。《南齐书·王晏传》:“论荐党附,徧满臺府。” 明 李东阳 《寿岂堂歌》:“当年弟子数百人,三十年来半臺府。”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台府"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义的复合词,需从两个维度解析其含义:

一、官署机构称谓 指代古代中央监察机构,如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御史台"。《汉语大词典》记载该词初见于《后汉书》,特指御史大夫办公场所。唐代发展为三司之一的"御史台",掌纠察百官之职,杜佑《通典》称其"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

二、地理行政单位 作为地方建制名称,始见于明代行政区划。据《明史·地理志》载,洪武年间改台州路为"台州府",辖临海等六县,此称谓沿用至清末。清雍正《浙江通志》详述其辖境:"东抵海,西至金华,广四百七十里",属浙东重要行政区。

网络扩展解释

“台府”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明确记载。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御史府
    “台府”最初指御史府,即古代负责监察、弹劾官员的机构。例如《宋书·武帝纪下》记载:“原放劫贼余口没在台府者”()。这一用法在南北朝时期较为常见,如《旧唐书·李渤传》也提到“牒台府”的行政流程()。

  2. 中央政府机构
    “台府”也可泛指中央政府机构。如《南齐书·王晏传》提到官员“遍满台府”,即形容中央部门人员众多()。明代李东阳的诗句“三十年来半台府”同样用此意()。


二、结构与用法


三、文献例证

出处 引用内容 含义指向
《宋书·武帝纪下》 “原放劫贼余口没在台府者” 御史府
《南齐书·王晏传》 “论荐党附,遍满台府” 中央政府机构
《旧唐书·李渤传》 “牒台府,冀止绝凶人” 行政流程

四、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鞍鞴帮腔鬓烟帛诏昌兴颤索驰声走誉吃一节,剥一节冲降棰骂春锦珰珰钓玉地鳖都国鄂不方形风雨晦冥咈忤篙痕宫碗逛灯国害喝骂怀邪惠利蹇才箭眼解慢荆歌惊砂禁气空尘孔情周思窟弄丽兵榴裙隆矜孟极邈邈密理纳赂朋比为奸牵牛夫巧捷秋曦券要攘狱三百六十行仕女画鼠黏赎愆丝禽太平歌词贪滥体宪碔砆五言城笑里刀谐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