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国际单位制的意思、国际单位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国际单位制的解释

一种计量制度,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采用。长度的单位米,质量的单位千克(公斤),电流强度的单位安培等,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由基本单位推导出来的单位叫导出单位,如面积的单位平方米,速度的单位米/秒等;既可以看作基本单位,又可以看作导出单位的叫辅助单位,如平面角的单位弧度等。简称国际制。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国际单位制(法语: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简称SI)是全球通用的标准化测量体系,由国际度量衡大会(CGPM)制定和维护。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一、构成体系 包含7个基本单位及其物理量:

  1. 米(m) - 长度(基于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行进的距离)
  2. 千克(kg) - 质量(通过普朗克常数$h=6.62607015×10^{-34}J·s$定义)
  3. 秒(s) - 时间(对应铯-133原子基态超精细跃迁周期的9192631770倍)
  4. 安培(A) - 电流(由基本电荷量$e=1.602176634×10^{-19}C$定义)
  5. 开尔文(K) - 温度(基于玻尔兹曼常数$k=1.380649×10^{-23}J/K$)
  6. 坎德拉(cd) - 发光强度(与频率540×102Hz的单色光源发光效率相关联)
  7. 摩尔(mol) - 物质的量(定义为精确包含$6.02214076×10^{23}$个基本实体)

二、关键特征

三、应用价值 作为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和国际贸易的共同语言,其统一性有效消除了单位混乱带来的误差。例如药物研发中微摩尔浓度测量、航天工程中轨道速度计算等场景都依赖SI的精确性。全球超过90%的国家已将SI纳入法定计量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最早起源于18世纪末的法国,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的度量衡系统。这个系统将不同国家和地区使用的不同度量单位统一为相同的单位标准,目的是保证国际交流和交流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国际单位制的拆分部首是“囗”和“丿”,共有4个笔画,属于较为简单的汉字。

来源

国际单位制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其中,“国际”的意思是指在国际范围内,表示全球整个地球的意思;“单位”的意思是指度量衡的标准。因此,国际单位制即指的是在全球范围内统一的度量衡的标准。

繁体

国际单位制在繁体字中的写法跟简体字相同,没有特别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在古时候,国际单位制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整体上的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国际单位制的推行,让全球的科学研究和国际贸易变得更加便捷和准确。

组词

国际单位制的相关组词有:国际标准、单位转换、国际度量衡等。

近义词

国际单位制的近义词有:国际度量衡体系、国际度量单位等。

反义词

国际单位制的反义词可以是:非标准单位、非国际化度量衡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百和香八夕逼扣壁饰碧浔波罗树彩笔裁断褫官持家赤精精窜挠典押嫡长继承东胡放胆酆都城凤凰晒翅分合分形干支剌庚信咍吁豪强和番横擢闳整厚德载福焕彰回望回斡霍亨索伦家族诘早蠲减绝门口出大言匡维緑绨麦芒妙趣横生名利场昵昵平甸披霄决汉迫卒锓画群架绕口山囚深堑神兽时装店蹄踵同涂脱略威逼痿痿羸羸五花诰亵馔系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