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膏味的意思、膏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膏味的解释

美味。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 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餘卷, 公择 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剥其华实而咀噍其膏味以为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膏味”是汉语中具有历史积淀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膏”在《汉语大词典》中首释为“肥肉或油脂”,引申指代丰美食物,如《国语·晋语》载“夫膏粱之性难正也”;“味”本义为滋味,《说文解字》解作“滋味也”。二字组合后构成偏正结构,强调油脂类食物特有的醇厚滋味。

二、文献中的双重指向

  1. 物质层面:特指膏脂类食物的口感,如清代《乡言解颐》记载宴席“膏味充庖,醴酒盈尊”,此处“膏味”与美酒并提,凸显宴饮的丰盛。
  2. 精神层面:衍生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礼记·礼运》疏注“饮腥食稗,不知膏味”中,以“膏味”象征文明进程中人类对精致饮食的认知提升。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降低,主要见于文史研究领域,但在方言中仍有遗存,如晋语区保留着“膏味重”形容菜肴油腻的说法。

网络扩展解释

“膏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āo wèi,其基本含义为美味,常见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

详细解释:

  1. 核心含义
    指食物的美味或滋味醇厚。例如,宋代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写道:“採剥其华实而咀噍其膏味以为己”,这里用“膏味”形容书籍的精华如美味般值得品味。

  2. 词源与背景
    该词由“膏”(油脂,引申为丰润)和“味”(滋味)组成,最初可能用于描述宫廷或富贵人家饮食的奢华口感。部分资料提到其与古代御膳的香气相关,暗示与富贵生活的联系。

  3. 使用场景
    现代多用于比喻性表达,如形容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的“醇美”感受。例如:“这部作品的文字如膏味般令人回味。”

其他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贝加尔湖逼并谗客乘云行泥赤冀吃局畴墅除革出条子辞位黨議奠都跌跌绊绊放玩福不重至,祸必重来副贰感验格棱搆位关隔广会瓜牛庐孤踝贵显过辈和礼红靺鞨户下胡遮剌警动巨舋酷恶扩孔冷却龙灯笼致鸾鸖沤梦判然不同评讥凭社铺述千庐奇诞伽陀亲谊三正上蔡苍鹰省究申儆释结四塞陶莹填房彤弓脱口突异武陵溪仙液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