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味。 宋 苏轼 《李氏山房藏书记》:“﹝ 李氏山房 ﹞藏书凡九千餘卷, 公择 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剥其华实而咀噍其膏味以为己。”
“膏味”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gāo wèi,其基本含义为美味,常见于文学或历史文献中。
核心含义
指食物的美味或滋味醇厚。例如,宋代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写道:“採剥其华实而咀噍其膏味以为己”,这里用“膏味”形容书籍的精华如美味般值得品味。
词源与背景
该词由“膏”(油脂,引申为丰润)和“味”(滋味)组成,最初可能用于描述宫廷或富贵人家饮食的奢华口感。部分资料提到其与古代御膳的香气相关,暗示与富贵生活的联系。
使用场景
现代多用于比喻性表达,如形容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的“醇美”感受。例如:“这部作品的文字如膏味般令人回味。”
《膏味》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某种食物或其他物体具有油脂味道。
膏味的部首是⺼(肉部),共有11个笔画。
膏味这个词的意思最早来源于古代汉语,它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膏味」。
在古代,膏味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一种古代写法是「膏味」。
1. 这道菜的膏味浓郁,非常美味。
2. 这款护肤产品具有独特的膏味。
膏味可以组成一些词语,例如:膏体、膏药、膏方等。
与膏味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油香、腥香、酥香等。
与膏味意思相反的词语可以是:清淡、素味、无味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