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蔑陋的意思、蔑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蔑陋的解释

鄙小。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於蔑陋者,於音乌,叹词也。蔑陋,谓鄙小也。《汉书·韦元成传》云:‘於蔑小子。’与此‘於蔑陋’同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蔑陋”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词语素及古典文献用例中综合考释。从构词角度分析,“蔑”在《汉语大词典》中可解作“轻视、小看”,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蔑诸侯”即含此义;“陋”则指“见识浅薄、粗劣”,《论语·子罕》有“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经典用例。

组合成词后,“蔑陋”在古汉语中存在两种解释维度:一为“因轻视而显粗鄙”,强调主观态度导致的行为缺陷,如宋代笔记《能改斋漫录》载“待人蔑陋则德损”;二为“浅薄卑劣”的客观状态描述,清代《日知录》中“士风蔑陋”即指整体文化素养的匮乏。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对品德修养的评判体系,现代汉语中已逐渐被“浅薄”“粗鄙”等词替代。其使用须结合具体语境,如在《四库全书》子部典籍中,常见“行止蔑陋”之类的道德评价表述。

字源学角度,“蔑”在甲骨文中作睁目怒视之形,引申出轻蔑义;“陋”从阜(阝)旁,本指狭窄的地势,后转指精神层面的狭隘。二字组合形成对道德品质的双重否定,符合汉语“形义相生”的构词规律。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3. 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
  4. 中国古代礼仪辞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蔑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不同角度解析,主要依据古代文献和现代用法分为以下两类:

一、基本含义及现代用法

根据现代词典释义,“蔑陋”形容言辞或行为卑劣、卑鄙。其核心在于强调言行低下且突破道德底线,常用于批判品德恶劣或缺乏基本道德准则的人或行为。例如:“他的手段极其蔑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二、古代文献中的引证释义

在古籍中,“蔑陋”多指“鄙小”,即卑微、粗鄙之意。例如:

三、使用场景

  1. 道德批判:用于指责他人言行卑劣(现代用法)。
  2. 文学描述:古代文献中常见于感叹事物或身份的卑微(如“陋巷”“鄙小”)。

四、补充说明

需注意语境差异:现代语境侧重道德评价,而古代用法更偏向客观描述微小或粗简的状态。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拜叩兵饥苍萌涔勺长目飞耳超常诚贯毳工黮黮大品豆祭纷错封建制度浮沤钉复性肤腴贯颐奋戟诡姓华虫毁駡回述护商健美涧槃急杵擣心津津筋脉计辟鸠形鹄面开刀刻敲联环六典栾棘轮歇地买马招兵谋律内台你死我活浅梦啓全全力以赴龋齿曲屋申愤蛇医时激水流说到大天四月八颂文笋石孙曾天骥铁闷车妄执巍巍香槟酒弦木心腹之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