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解下拉车的牲口。《后汉书·逸民传·韩康》:“见 康 柴车幅巾,以为田叟也,使夺其牛。 康 即释驾与之。”
(2).指牲口不驾车。《淮南子·说山训》:“騏驥一日千里,其出致释驾而僵。”
(3).谓止息;归宿。 汉 徐干 《西征赋》:“过京邑以释驾,观帝居之旧制。”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蓝摩国》:“太子夜半踰城,迟明至此,既允宿心,乃形言曰:‘是我出笼樊,去羈锁,最后释驾之处也。’”
“释驾”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解析:
解下拉车的牲口
指卸下驾车牲畜的鞍具,使其脱离车辆束缚。例如《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韩康主动解下牛车交给他人,体现此意。
指牲口不驾车
强调牲畜脱离劳役状态,如《淮南子》提到千里马因长途奔袭后“释驾而僵”,形容其疲惫停歇。
止息或归宿
引申为事物或人的停歇、安顿之处。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以“释驾”比喻脱离世俗束缚后的心灵归宿。
作为成语时,“释驾”可比喻摆脱困境、重获自由的心理状态,常用于描述解决问题后的轻松感(如职场压力解除、生活难题破解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可参考汉典或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释驾是一个汉语词汇,含义是指释放,解脱,摆脱束缚。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释和驾。其中,“释”是指解放、释放的意思,“驾”是指驾驭、控制的意思。
根据部首和笔画,可以知道“释”字的部首是讠(讧),它的笔画数是5;“驾”字的部首是马,它的笔画数是7。
“释驾”这个词的来源较为清晰,最早见于《释名·字类》:“释,除服也。犹释气。”意为除去束缚,解放。繁体字中,“释”和“驾”均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写汉字的方法与现在有所不同,所以“释驾”这个词在古时候的写法也有所不同。其古汉字写法为“釋駕”。这种写法在古代经典文献及碑刻中经常出现,现已逐渐被简化的写法所取代。
1. 他终于在工作之余释驾了那些心事,心情变得愉快起来。
2. 那位音乐家的演奏场上,观众仿佛被他的琴音释驾,感到无比宁静和放松。
组词:释放、释怀、驾驭、解脱
近义词:解放、解脱、摆脱
反义词:束缚、困扰、困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