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议的意思、公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议的解释

(1) [mass discussion]

(2) 众人的议论

自报公议

(3) 关于国家的事情,以公众利益为标准而评议

详细解释

(1).见“ 公义 ”。

(2).按公利标准而议论;公众共同评论。《韩非子·说疑》:“彼又使譎诈之士……使诸侯淫説其主,微挟私而公议。”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 道原 公议其得失无所隐,恶之者侧目,爱之者寒心。”《明史·外国传一·朝鲜》:“ 昖 卒。 光海君 琿 自称署国事,遣陪臣来讣,且请諡。帝恶其擅,不允,令该国臣民公议以闻。”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我们同行公议,这两天的价钱是糙米五块,谷三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议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一、基本释义

指公众共同评议或讨论的行为或结果。强调通过集体参与形成意见或决策的过程,具有公开性与民主性特征。例如:

"此事须经群众公议后决定。"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451页

二、词源与结构解析

三、现代用法与场景

  1. 组织决策

    指机构或团体通过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如"方案提交董事会公议"。

  2. 社会监督

    公众对公共事务的评议,如"政策调整需接受社会公议"。

  3. 司法程序

    历史上指公开审理案件(如明代"三司会审"称"朝堂公议"),现代延伸为听证制度的法律实践。


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4.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注:因在线词典版权限制,未提供直接链接,以上文献可通过国家图书馆知识库或专业学术平台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公议”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汉语基本释义

  1. 核心概念:指以公共利益为准则的集体讨论或公众评议。包含两种具体场景:

    • 指大众对某事的共同议论(如“自报公议”);
    • 特指对国家事务的公众性评议,强调以公共福祉为评判标准。
  2. 词源结构:由“公”(公众/公共)与“议”(讨论/评议)组成,体现集体决策特征。

二、跨文化延伸义 在伊斯兰教法学中,公议(阿拉伯语称“伊智玛尔/Ijma”)是四大立法原则之一,特指宗教权威人士通过协商对教法问题的集体裁决。该制度由7世纪哈里发穆阿维叶首创,后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发展成熟。

三、文学实践应用 古典文献中可见其用法,如《红楼梦》第六十八回通过“大家公议”的表述,展现古代社会通过集体评议处理家庭纠纷的场景。此用例印证了该词在社会治理中的传统功能。

补充说明:部分词典标注该词存在与“公义”混用现象,但在现代汉语中已形成明确区分。

别人正在浏览...

白胶觱发弊帚千金从公大肉典签彫破低等植物都畿肚里泪下方楞粉身碎骨肤使钴弹辊辊孤甥还世豪放浑濛火亮骄狞介珪矜贵击毬击轧絶路空房筐筥连纲梁甫领条陋素露辋麻搽厖大瞑臣蜜语甜言牧猪奴戏旁喻跑发配偶墙衣轻身殉义起召人类荣级嫂子渗淡神臯誓死不二书画舫説不去泰加林亡羊祥车霞志邪不胜正谢短携取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