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stroy by melting or burning;devastate;revage;ruin] 熔化毁掉;烧掉
销毁罪证
(1).熔化毁掉。《旧唐书·宋璟传》:“又禁断恶钱,发使分道检括销毁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十四:“﹝ 李照 ﹞得古编钟一枚,工人不敢销毁,遂藏於太常。”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取所有印刷局的感叹符号的铅粒和铜模,全数销毁。”
(2).烧毁。 唐 元稹 《叙奏》:“终殁吾世,貽之子孙式,所以明经制之难行,而销毁之易至也。”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禁絶鸦片烟流毒,销毁五十条议单,如此则 中国 之气伸。” 柯岩 《奇异的书简·我们这支队伍》:“人们不屈服,不销毁,而是不顾一切地传抄、背诵。”
“销毁”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销毁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物品失去原有形态、功能或价值,常见方式包括熔化、焚烧、拆解等。该词最早见于《旧唐书》,描述对恶钱(劣质货币)的熔毁处理,强调彻底破坏性。
销毁行为需遵守法规,如企业擅自销毁过期产品可能面临处罚,而司法程序中的非法销毁证据则构成犯罪。反义词为“保存/保留”,近义词包括“烧毁”“消灭”。
示例:警方查获走私物品后,通常会通过专业机构集中销毁,确保无法二次流通。
销毁一词是指彻底毁灭或摧毁某物,使其无法再使用、恢复或修复。
销字的部首是钅,总共包含13个笔画。
销字源于《说文解字》,最早形状为“丧”,后来在演变过程中,加入了金属的意象。表示利用金属工具将物品烧燃或溶解的意义。
繁体字中的销没有变化,仍然保持为「銷」。
根据《说文解字》,古代销字的写法为「火爻殳戈」,表示利用火和器具进行摧毁。
1. 他们决定销毁过期的文件。
2. 战争造成了大量的城市被销毁。
3. 政府决定销毁非法贩毒物品。
销毁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销毁品,销毁工作,销毁物,销毁掉,销毁证据等。
消灭,毁灭,废除。
保存,保留,保护。
【别人正在浏览】